我不是算卦的
張全約聽聞李重進要反,這人他是知道的,皺眉問道:“就算趙氏代周?6??李重進也是一方大將,為什麼要反?”蕭漢笑道:“每個人的選擇不同,李重進原是柴榮的外甥,自然不服趙氏篡奪柴氏江山,可惜以小小一個靜海軍節度使,怎麼會打過如狼似虎的趙軍。”張全約點頭道:“以你看來,他何時會造反?”蕭漢脫口而出:“明年九月。”這個史實對他而言太熟悉,甚至想都不用想。
張全約半信半疑地盯著他,他兩手放在桌上,不安地輕輕敲著桌子,另一隻手拿著一個空杯道:“依你看來,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以後天下大勢又是如何?”
這個問題太大,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蕭漢笑著拿起桌上一杯茶一飲而盡,放下茶杯道:“張大人,先賢有云: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以大人官職地位,可能改變我江南朝局?”張全約搖搖頭,面色由灰白轉為尷尬。
蕭漢接著道:“既然如此,大人何妨隨波逐流,順勢而行。以在下算來,不過十多年,天下必將重新一統,識時務者為俊傑,我江南國只不過苟延殘喘而已。揣測趙氏心思,必將採取先北後南政策,可北方漢國有大遼為援,一時無虞,西蜀有山川天險,東方吳越一向唯趙氏是瞻,南方大漢遠離中原,那麼最先遭殃的必然是與大宋接壤的國家。”
他越說越讓人心驚,張全約臉色又變灰白,他是池州刺史,而池州對面就是舒州,中間隔著一條長江,如果趙軍來攻,必將渡皖口攻擊貴池縣,池州無險可保,首當其衝,池州一旦失陷,東面宣州門戶大開,趙軍必將長驅而入,東西夾擊,金陵難保。就算不攻擊池州,趙軍從任何一面進軍都可以攻擊金陵,長江水面寬闊,只要趙軍水師建成,江南陷落只是時間問題。
蕭漢很滿意自己的表現,忍不住咳了一聲,繼續道:“不過短期內不用害怕,我算那趙匡胤必將以定內為主,他先要平定李筠叛亂,接著又要平李重進叛亂,然後論功行賞,再解決武人掌權的問題,休養兩三年,便會找藉口對南平和朗州開刀,那兩個依附中原的小國必將最先滅亡。”
南平國是割據於江陵一帶的國家,都城位於江陵,由高季興建立,因他曾被封荊南節度使,所以又稱荊南。高季興死後,後唐追封楚王,因區別馬殷所建的楚國,故又別稱“北楚”。轄有三州十七縣,十四萬戶。此時國主是高保勖,奉中原為正統。
朗州原是故楚封地,後周廣順元年,當時的楚王馬希萼荒淫無道,命周行逢、王逵等人率兵士修復被火燒燬的楚王府,工作勞苦,又無賞賜,王逵、周行逢率部逃回朗州,推舉馬光惠為武平節度使,後因馬光惠愚昧懦弱,改推劉言為權武平留後。廣順三年,後周升朗州為武平軍,以劉言為節度使,當王逵與劉言之間矛盾激化時,周行逢為王逵出謀劃策,襲殺了劉言。
廣順三年,周行逢與王逵聯手,擒殺劉言,後周太祖郭威任命王逵為武平節度使,周行逢則被逵任命為知潭州事。顯德三年,潘叔嗣殺王逵,自量不能服眾,便派人到潭州迎周行逢入主武陵。不久,周行逢計殺潘叔嗣。至此,周行逢控制了整個湖南,建立政權,朗州成為湖南的政治中心。
這兩個小國都是地狹人少之地,被趙氏滅掉也是自然。張全約突然問道:“他們一向奉中原為正統,趙氏還會攻伐他們嗎?”蕭漢笑道:“師出當然要有名,難保這些政權不會發生變故,到時你們就可以看到趙軍大舉南下的盛舉了。”
他輕描淡寫地說出來,張全約聽說一時無事,鬆了口氣,跟著想到不過多捱了兩三年時間,國家遲早會迎來南下的趙軍,面色仍是慘白如紙。
此時已過三更,數名雜役端著各式點心飯菜送上來。蕭漢和他聊了半天,說得口乾舌燥,對張全約做了一揖道:“張大人,恕在下無禮,我們可否輕鬆一些,邊吃邊說。”
張全約忙道:“蕭兄弟請。”蕭漢隨手挾了一筷子牛肉放在嘴裡,讚道:“真香。”張全約卻無心飲食,看他吃完牛肉,忍不住道:“請蕭兄弟接著講。”蕭漢又挾了一塊紅燒酥鵝,大口小口吃完,掏出絲帕擦了下嘴,道:“大人如此禮遇,在下愧領了。說到當前局勢,我判斷如下。”
張全約的精神立刻高度集中,兩隻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他。蕭漢嘴角微微向上翹,笑道:“趙氏一時無心攻打我江南,他要先平李重進,然後平定國內局勢,轉而攻打北漢,碰釘子後掉頭滅掉南平與朗州,然後轉頭西進,滅西蜀,再在吳越幫助下攻打南漢,十年之內,我大江南國可保無事。”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