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前線,劉尊山沒再跟丁鎮南呆在一起,而是去了自己的營長座車,一輛增配了幾部電臺的指揮型坦克。
要說的話,陸戰隊這次也是出了血本。
迄今為止,陸戰隊就只有2個裝甲營完成換裝工作,用“ZT-99AL”主戰坦克,替換下已經服役了30多年的“ZTT-69BL”中型坦克,陸戰隊也由此首次擁有了跟陸軍主力部隊同等的技術裝備。
過去的幾十年,陸戰隊一直都被當成“養子”對待,主要技術裝備要比陸軍差一代。
其實,在成為獨立兵種之前,除了兩棲戰車與水陸坦克這類專用裝備之外,陸戰隊的主戰裝備幾乎都是從陸軍那裡揀來的二手貨。
即便到了現在,也沒有多大改變。
“ZT-99”系列主戰坦克的產量已經超過了7000輛,已發展到第二代,僅“ZT-99B”的裝備數量就超過了2000臺,在陸軍主力部隊早已取代“ZT-80”系列主戰坦克,成為了一線部隊的頂樑柱。
結果,陸戰隊是在去年才獲得採購權,至今的裝備數量還不到100輛。
要說的話,陸戰隊的地位還不如盟國陸軍。
在此之前,已經向幾個主要盟國出口了大約1000輛“ZT-99AG”,其中至少有400輛是陸軍的二手貨。
其實,陸戰隊接手的第一批“ZT-99AL”也是陸軍淘汰下來的二手貨,只是按陸戰隊的要求做了改進。
最主要的改造,就是換上最新式的52倍徑125毫米坦克炮。
至於電子裝置,特別是至關重要的紅外成像夜視儀,受經費限制,仍然是老款,並沒有換成“ZT-99B”的新款。
不過,換炮是最關鍵的改進專案。
跟率先裝備“ZT-80DG”的48倍徑125毫米滑膛坦克炮比,為“ZT-99”研製,卻沒有能夠趕上進度,在“ZT-99B”才正式列裝的52倍徑125毫米滑膛坦克炮,最大的變化,並不是身管更長,而是採用了整裝炮彈,因此能夠使用長徑比更大,也就是威力更大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
按照帝國陸軍做的測試,用配套研製的新式尾翼穩定穿甲彈,在2000米上的等效穿甲深度高達600毫米。之前為48倍徑125毫米坦克炮研製的,效能最好的分裝穿甲彈的等效穿深也就500毫米。
效能提高20%,可以說是非常驚人了。
不過,這還不是最好的。
已經完成研製,即將開始量產的第二代穿甲彈,理論穿甲深度為750毫米,而第三代穿甲彈的設計指標更高達850毫米。
其實,就算是第一代穿甲彈,都能打穿現役所有主戰坦克的正面裝甲。
靠這門坦克炮,陸戰隊首次擁有了跟陸軍相當的反裝甲力量!
在此之前,除了反坦克導彈,陸戰隊擁有的最犀利的反坦克武器,是“ZTT-69BL”的那門105毫米線膛跑。
在某種意義上,“ZT-99AL”也是劉尊山最大的底氣。
去年的“西進149”聯合演習中,另外一個裝備“ZT-99A”的裝甲營,在競賽部分拿到全軍最好成績,其中火力部分的得分碾壓了所有陸軍裝甲營,表現非常的搶眼,可以說給陸戰隊大大長臉。
此外,在演習期間進行的火力測試中,一輛“ZT-99AL”打出的穿甲彈竟然在打穿了充當靶標的“ZT-55”的炮塔前後裝甲之後,鑽進後方的沙牆,而最終測試出來的穿透深度超過了2米。
要把坦克炮的威力發揮出來,需要同樣先進的觀瞄裝置。
相對以往所有主戰坦克,“ZT-99”的最大變化,其實是在觀瞄系統上,或者說是發展坦克的思路。
在上次大戰結束後,特別是波伊戰爭結束之前,帝國陸軍的主導軍事思想,依然是為全球大戰做準備。因此在對待主戰裝備的態度上,帝國陸軍一直堅持以數量為重,質量差一點都無所謂。
結果就是,從“ZT-55”到“ZT-80”,在設計的時候都是力求簡單。
當然,也不能說這樣的思路有錯。
在上次大戰中,特別是在前三年,坦克的平均服役壽命不到半年,巨大的戰爭損耗讓任何先進技術都變得十分蒼白。
到了戰爭後期,就連一向注重技術的迢曼帝國,都放下工匠精神,開始抓產量。
此外,技術帶來的變化,沒有大到足夠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