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天亮之後再來組織防禦作戰。
為此,空軍還調動了一箇中隊的“攻-9B”,準備為突擊部隊提供支援,幹掉敵人的裝甲力量。
突擊行動進行得很果斷,也十分迅速。
只是,結果卻大相徑庭。
在代奧格爾的南面,根本沒有梵軍的主力部隊,或者說梵軍的主力部隊已經在白天的戰鬥中被擊潰了。
據抓獲的戰俘交代,梵軍指揮官,第141步兵師的師長,卡辛格少將在天黑後不久就帶上警衛排離開了前線指揮部,說是去烏代布林的防區司令部請求增援,實際更有可能是臨陣脫逃。
道理也很簡單,在白天的戰鬥中,第141步兵師就傷亡過半!
其實,該師總共就只有不到6000名官兵。
從番號就看得出來,第141步兵師是一支二流部隊,甚至連二流部隊都算不上。該部隊的主要使命是守衛經過代奧格爾的鐵路線,確保從烏代布林到阿梅傑爾的鐵路暢通無阻,並沒有承擔作戰任務。
此外,該師在10月底才被調了過來,之前部署在烏代布林北郊。
因為要駐紮在野外,所以很多高階軍官留在了烏代布林,只是隔三差五的到所屬部隊去視察情況。
毫無疑問,這是梵軍的一大特色。
至於該師的戰鬥力,根本就無從談起。
在白天的戰鬥中表現出來的勇猛精神,其實是無知所導致的結果,即包括卡辛格在內的所有高階軍官,都認為襲擊代奧格爾的是一支輕裝部隊,執行的佯攻任務,戰鬥力肯定不是很強。
關鍵還有,代奧格爾的民兵所提供的情報,恰好證明了這個判斷。
結果就是,第141步兵師按照對付輕裝佯攻部隊的標準,發起了反擊行動,遭受慘敗自然是不足為奇。
此外,參與反擊行動的作戰部隊,其實是分批投入戰鬥,基本上沒有溝通聯絡。
至於指揮作戰的卡辛格少將,在戰鬥開始之後不久就離開了指揮崗位,而且沒有下放指揮權。
受此影響,參戰的作戰部隊全都是按照草擬的作戰計劃行動,根本就沒有針對實際情況做出調整。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一批接一批的衝上去送死!
更加要命的是,帝國空軍提供的空中支援不但猛烈,還非常及時。結果是,很多梵軍作戰部隊的指揮官在上了戰場,並且發現局勢不太對勁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下令撤退,更別說重新組織。
要說的話,第141步兵師沒有在中午之前崩潰,簡直就是個奇蹟。
正是如此,陸戰隊在凌晨發起的反擊行動,也只是走個過場。
其實,到這個時候,戰局已經沒有什麼懸念了。
在11日天亮之前,第二條1500米的跑道投入使用,第一條跑到延長到了2500米,具備讓“運-10A”起降的能力。
不過,暫時還沒有必要動用“運-10A”。
延長跑道,最大的好處,其實是讓戰術運輸機在卸下貨物後,能夠立即沿著降落的方向升空,把地面運作週期縮短到原來的三分之一。如果不考慮運輸機的數量,等於把單條跑道的卸運能力提高了三倍。
顯然,戰術運輸機的數量是管夠。
只是在卡拉港那邊的機場與空軍基地,就有300架“運-9”可用,而在瓜港那邊還有上百架。
到11日清晨,空執行動達到了最高效率。
平均每個小時,就有30架“運-9”到達,平均每架“運-9”的載貨量為25噸,每小時的運量高達750噸。
在理論上,一天能夠運送噸。
只是,實際肯定達不到。
不是說運輸機不夠,或者運輸效率會降低,而是野戰機場的轉運能力有限,沒辦法處理這麼多的作戰物資。
當然,到了11日白天,首要任務不再是空運,而是攻打與佔領代奧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