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羅利王國就呆了3天,而在這3天裡面,白止戰算是大開眼界。
在塔蘭託跟加利利親王見面之後,白止戰就搭乘飛機去了羅利王國的首都。
因為臨時做的安排,所以搞得留守艦隊的李銘博還做出緊急安排,出動2箇中隊的戰鬥機為白止戰乘坐的飛機護航。
到達羅利王國首都當晚,白止戰就參加了由國王親自舉辦的歡迎宴會。
在此,他也見到了包括帝國大使在內的,駐羅利王國的主要外交人員,還有好幾十個盟國與中立國的外交使節。
宴會很是隆重,羅利王國上下對白止戰更加是禮遇有加。
至於什麼榮譽勳章、名譽軍銜與貴族頭銜,能給的全都給了,就差沒有請白止戰坐上王位了。
後來,白止戰才其他人那裡聽說。
在安排這場宴會的時候,羅利王國的幾個梁夏通向國王提出,跟梁夏帝國皇室聯姻,而且是把最小的公主,準確說是加利利王儲的小女兒嫁給白止戰的兒子,透過裙帶關係來加強與梁夏皇室的往來。
用這些幕僚的話說,像梁夏帝國這樣的東方國家很重視建立在婚姻之上的聯姻關係。
所幸的是,在得知白止戰的兒子沒滿週歲,而加利利王儲的女兒已經快十歲了,羅利國王才沒做這種蠢事。
要提出來,白止戰說不定會當場翻臉。
哪怕白止戰有丰度,帝國皇室也絕對不會答應。
不要忘了,小長公主當年的遭遇。
當然,這一系列的安排,足以證明羅利王室把白止戰當成了救星,或者說必須抓住的守護神。
次日,白止戰參觀了羅馬城裡的名勝古蹟,包括城中城。
如果不是時間特別緊張,恐怕白止戰還要耽擱幾天。
當天晚上,由李銘博發來的一封電報解救了白止戰。
六局已經收到情報,之前在卡薩布蘭卡那邊支援登陸作戰的紐蘭艦隊,已經由直羅海峽進入了陸心海,頂替布蘭陸心海艦隊。
此外,為了加強在陸心海方向的存在,同盟聯軍已經在向突尼西亞進軍。
這就表明,紐蘭艦隊或許會在近期開赴馬耳他。
次日清晨,白止戰返回了塔蘭託,然後跟隨“秦嶺”號返回艦隊。
在回到“浦”號上之後,白止戰才知道根本沒有這回事,或者說李銘博在電報中提到的事情並不全是事實。
同盟聯軍確實向突尼西亞進軍,只是推進速度非常的緩慢。
因為梁夏帝國出面干預,再加上羅利王國已經回心轉意,至少不會蠢到在這個時候投靠同盟集團,所以迢曼帝國已經對戰略做出調整,讓隆美爾趕往班加西,並且組織船隻向北玄地區運送作戰物資。
帝國海軍的運輸船隊已經到達亞歷山大港,幾天之後就能出發趕往班加西。
顯然,哪怕2支特混艦隊沒有趕過去,迢曼軍隊也能守住突尼西亞。
因為已經失去奪回制海權的機會,丟掉制空權也是必然結果,所以布蘭王國已經在從馬耳他撤軍。
就在這2天裡,布蘭王國至少從馬耳他撤走了2個師的兵力。
關鍵,還是2個主力師。
此外,紐蘭聯邦也撤走了派往馬耳他的顧問團,讓原本部署在那邊的戰術航空兵轉往丹吉爾。
以當前的局面來看,同盟聯軍仍然在向突尼西亞進軍,無非是為了穩住戰線,也就是擴大防禦縱深,確保能夠守住至關重要的阿爾及爾與丹吉爾,並保住直落要塞,透過封鎖直羅海霞阻止帝國艦隊進入夕落洋。
正是如此,紐蘭海軍才派艦隊去直落要塞。
當然,不是去守衛直落要塞,而是向直落要塞運送部隊物資,準確說是掩護從布蘭王國開過來的船隊。
按六局提供的情報,紐蘭海軍很有可能在近期把艦隊派回東望洋。
道理也很簡單,西大陸這邊,哪怕協約集團現在是反敗為勝,奪得戰場主動權,擁有的優勢也沒有大到能夠攻打布蘭王國本土的程度,至少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協約集團的優勢僅僅體現在環陸心海地區與西大陸上。
那麼,就沒有必要留下艦隊保護布蘭王國。
在東望洋那邊,反到得增加投入。
要說的話,在拿下了波沙灣,石油供應有充足保障之後,帝國海軍就獲得攻打霍瓦依群島的所有必要條件。
從那一刻開始,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帝國海軍出兵霍瓦依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