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還如同往日一樣生活。甚至許多無知的百姓覺得,海盜來了之後的日子比從前還要好些——既沒了官府,到年底就不必繳納稅賦,能吃上許多天的飽飯。一直“威名遠揚”卻不見其人真面目的陸非又頒佈數條法令,嚴禁擾民、盜竊等行徑。再開了官府的糧倉放糧,且將原本屬於官宦貴族的大片田地都分了出去。
雖說大半是分給了那些打海上來陸上的海盜,但至少叫鎮民們覺得,海盜有了生計,就不大再會起歹意。也叫他們覺得,這些人似乎並非要劫掠一番便再回海上,而是打算在此地長久經營的。
更何況,許多人也驚訝地發現那些海盜之中,原來有相當一部分是從前熟悉的人的。
譬如某年某月因田地被強佔、妻離子散而一怒之下殺死某臭名遠揚的“鄉紳”的某人——都以為早死了。
譬如某年某月因在縣丞家為僕的妹妹被活活打殺,而趁夜縱火復仇的的某人——也以為早死了。
許許多多這樣的“譬如”,叫鎮民們心中更添幾分親切,始曉得那些海盜原來並不像傳說中那樣都是些十惡不赦之徒。許許多多在陸上活不下去或是苦大仇深的苦命人,都跑到那兒去了。
百姓們不是很懂什麼叫做“法理”、“法令”。他們所處的境況與有限認知令他們對與自己處於同一階級、有相似經歷的人有著天然同情。這種淳樸的善意所構成的氛圍,也叫鎮中愈發安定下來。
只有很有限的幾個人才會注意到、並且去思考這樣一件事——
就像富貴者並非皆為驕奢淫逸之徒一樣,貧困者也並非都是淳樸善良之輩。許許多多的海盜當中,真正作奸犯科者、殘忍暴戾者必然也不在少數——否則海王陸非沒可能同官軍相持那麼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