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知府叫何興,見郡王當街殺人後,便是說什麼人命關天,不能善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之類的話。
估計這何興要麼真是個一心為民請命的好官,要麼就是個想要一心留名青史的,想要藉著這件事,把自己的名字寫進歷史裡。
反正不管怎麼說吧,何興就命人把這郡王給抓了,而且為了防止郡王疏通關係,把這事情給壓下來,
所以何興決定自己先把這郡王給當眾斬了,來個先斬後奏,這樣就不怕郡王逍遙法外了。
於是何興將那郡王押到了法場,在眾目睽睽之下,當眾宣讀郡王殺人的罪行,要對郡王開刀問斬。
老百姓當然是看熱鬧不嫌事大,都是紛紛拍手稱快,大聲叫好,高呼包青天在世,只盼著何興動作麻利的把那郡王給殺了,他們好看一出大戲。
那郡王這時候見何興要來真的,嚇得是魂不附體,對何興一番的威逼利誘,卻都是不奏效。
而且不但是不奏效,反而他越是這樣威逼利誘,何興那為民請命的自豪感就越甚。
就這樣,郡王被押上了斷頭臺,那儈子手也是準備就位,何興而後便是宣佈行刑。
郡王一聽,嚇得當場尿了褲子,哪知道就在這時,峰迴路轉,王府長史趕來了。
長史問何興憑什麼殺郡王?
何興答:“本官今天殺他,憑的是大明律法,憑的是天地良心,憑的是一身正氣!”
長史便是讓何興拿出大明律對郡王殺人的懲處律法來。
有道是殺人償命,天經地義,何興不疑有他,便是命人將大明律文書拿來,要當眾宣讀,以讓這郡王死的心服口服。
哪知道這律法拿來後一看,上面竟然是明確寫明凡皇明親王郡王一級的宗室,若是殺了普通百姓,無需承擔罪責,只需賠償銀三十兩,糧三十石,安撫受害者家屬便可!
何興一看這個,傻眼了,大明律不能用了,他自然也就不能再殺郡王了。
郡王死裡逃生,估計那時候心裡是無比的感激祖宗朱元璋,在以後祭拜朱元璋的時候,那磕頭的力度一定是超過了以往的。
言歸正傳,弘光皇帝聽了史可法的話,不由得是一愣,這時候才是想起來了,原來自己雖然是無比寵幸張廣延,但是至今自己也沒有給張廣延一個官身體面。
那這樣說的話,李起殺的就是一個普通百姓了,按照皇明宗室的規定,親王殺一個百姓,哪裡還需要承擔什麼罪責,
真要那樣的話,皇明宗室估計早就死了一大半了。
這下弘光皇帝是懊惱不已,心裡那後悔的勁是別提了,早知道這樣,當初就該給張廣延封一個官身,有多大封多大,哪怕是虛職也好啊。
“那如此說,朕豈不是治不了定王的罪?”
史可法不敢在再作回答,只是跪地,把頭深深的埋了下去。
弘光皇帝見此,氣的是直跳腳,“難道朕貴為天子,還要忍受定王這個臣子的氣嗎?你們說,朕要如何才能治定王的罪!”
一眾大臣見此,皆是一撩下襬,跪地山呼道:“臣等無能,皇上息怒。”
“無能無能,你們一天到晚就只知道說這句話,朕要你們何用,退朝!”
說完,弘光氣急之下,便是宣佈退朝,氣呼呼的走了。
一眾臣子見弘光皇帝龍顏大怒,宣佈退朝,皆是搖頭不止,而後便是各自散去。
不過一眾大臣之中卻是有一人起了別樣的心思,這人便是右副都御史阮大鋮。
只見這阮大鋮嘴角露出一絲冷笑,絲毫沒有一般大臣那般因為弘光皇帝發火,而垂頭嘆氣。
相反,他更加是有了精神,似乎是聞到了自己的機會。
待到一眾大臣散去後,阮大鋮便是找到了那服侍弘光皇帝的太監,對他說道:“陳公公,還請代小官通傳一聲,便說臣來給皇上解憂來了。”
這陳公公是弘光皇帝的服侍太監,很得弘光皇帝的信任。
而以此同時,他和阮大鋮也是交情匪淺,便是那宅院田地,還有金銀細軟,也不知收了阮大鋮多少,兩人早就是老熟人了。
陳公公一聽,見阮大鋮竟然是有辦法給弘光皇帝解憂,不由得是大喜過望,
“大人你真的有辦法為皇爺解憂?這話可不能亂講啊,若是做不到,那可是欺君大罪啊!”
“呵呵呵,,,”
阮大鋮呵呵笑了笑,“別人不瞭解我阮大鋮,公公您還不瞭解我嗎?我阮大鋮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