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士英見弘光皇帝這樣問,不敢怠慢,立即是站出來回道:“回皇上,如今朝堂眾正盈朝,空缺實在不多,遍觀之下,只有禮部儀制清吏司郎中,戶部河南清吏司郎中,還有國子監祭酒,這三個官位空缺。”
大明朝自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后,南,京就是大明朝的國都。
後來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南,京便成為了陪都。
不過南,京縱然是成為了陪都,但是南,京卻依然保有非常完備的官僚體系,中樞六部,翰林院,國子監等機構都是一個不少,並且每一個職位都有人員在任。
不過因為大明中樞行政基本已經全部被移轉到了北,京,所以南,京的行政體系與其說是行政體系,不如說是養老體系。
許多在北,京京城混不下去的人,便是被安排到了南,京京城來供職,名面上地位不低,但是實權沒多少,所以和養老無異。
不過是官名叫的響亮罷了。
不過如今情況卻大不一樣,現在弘光皇帝在南京登基稱帝,中樞大權再一次的又回到了南京,這使得南京的這些養老官員一下子便煥發了新春,再度便是執掌了實權。
而且隨著韃子入關,整個京畿之地都是被韃子佔據,所以在京畿供職的官員也是紛紛流落逃難,來到了南京。
他們畢竟之前在北,京京城地位顯赫,權利不小,這時候來到南京,自然也需要一番安排,怎麼得也得給他們一個官做,
要不然,人心不穩,便要搞出事端來。
這幾般之下,本來南,京官僚體系裡面空額還是比較多的,這一下子便是被填得滿滿當當。
每一個官位都是變得越來越寶貴,越來越稀缺,每一個官位都被人爭的搶破了頭。
以前被那些高官士子看不上的官位,現在也是變得炙手可熱。
所以現在遍觀整個南,京朝堂,有資格參議朝會的官位當中,竟然只有三個職位空缺,這也不得不說是一大奇觀。
要知道,以南,京的官僚體系來算,不算武將,就單說文官,這名額也是超過一萬人!
這麼大的編制,竟然只有三個空額,可想而知,這官位稀缺到了何等地步?
弘光皇帝聽了馬士英這話,不由得也是皺了皺眉頭,頗為有點不大高興。
這三個官位雖然不算小,但也不算大,弘光皇帝還以為會有什麼尚書之類的呢,
沒有尚書,至少也得有左右侍郎吧,但是現在就這麼個官,如果說是重賞,那實在是名不副實。
馬士英見弘光皇帝不悅,知道弘光皇帝是感覺拿不出手,便立即又道:
“皇上,禮部左侍郎劉漢文劉大人年事已高,早前曾上書皇上,請求致士,此事皇上日理萬機,一直未準,不如趁此機會皇上準其所奏?”
弘光皇帝大喜,也是把這事想了起來。
原來前些日子禮部左侍郎劉漢文便上書,因為自己年紀大了,又有了眼疾,於是請求回家養老,弘光皇帝因為迷戀戲曲,一直沒時間批覆,現在卻是沒想到瞌睡來了送枕頭。
“愛卿所言甚是有理,朕這便準了劉愛卿。”
而後弘光皇帝便是立即在旁邊太監的幫助下,找出了劉漢文的摺子,提筆高興的批覆了。
批覆完後,弘光皇帝便是對堵胤錫道;“堵愛卿,禮部左侍郎的官位可是不小,愛卿以為如何?”
禮部別看只是負責一些大典儀式,還有外國使者來了後,安排接待之類的事務,看著細碎,沒什麼好大作用,但禮部卻是六部之首!
有道是禮樂崩壞,禮樂崩壞,這“禮”乃是古人最看重的,所以很自然,禮部的地位便是最高,即便是掌管百官升遷的吏部,儘管實權最大,但在名義上還是比禮部矮一頭。
所以弘光皇帝說禮部左侍郎官位不小,這也不是空話。
不過縱然禮部地位非常崇高,但是在如今這樣的亂世,禮部對這個天下局勢所起到的作用,實在是非常有限,
所以很顯然,堵胤錫志不在此。
但是君王所命,堵胤錫又不可能去討價還價,失了臣子本分,所以堵胤錫縱然心裡也是並不情願做這個官位,但還是答應了下來。
畢竟禮部左侍郎這個官位也不小,可以在朝堂上有一個站腳的地方,以後也可以直接參與朝堂上的事務,總比在家裡蹲著強。
弘光皇帝見堵胤錫並不十分高興,自然也是知道堵胤錫的想法。
這堵胤錫時常發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