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起在登基稱帝的第二天,便在御書房召開了一場軍事會議。
堵胤錫,顧炎武,嶽來,戚正,黃廷五人都是出席了。
這五人是李起最信任的人,也是李起最有力的班底,只要有這五個文臣武將在,李起便有信心面對一切強敵,重整舊河山。
他們五人見李起登基稱帝后,依然將自己視為心腹股肱,自然也是心中分外激動,
看向李起的眼神也是更加的敬畏。
迎著他們的目光,李起也沒有拖沓,直接便是對他們說道:
“如今朕免了天下農稅三年,徭役三年,天下百姓是高興了,可朕也有苦惱了。
我們大明這諾大個國家,若是沒有財富進賬,如何維持運轉?
有道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便是鐵打的漢子也不能不吃飯啊,總不能讓戰士們餓著肚子去吃打仗吧。”
說完,李起便是走到一幅地圖面前,指著陝西和四川兩地說道:
“李自成和張獻忠固然是我們的心頭大患,但此時殲滅他們的時機還未到。
我們如今的當務之急,是要將商稅提上日程,並且完全將商稅取代農稅,成為我大明第一稅收來源。
只有我大明府庫充足,糧秣豐實,屆時橫掃天下,蕩平四方賊寇又有何難?”
堵胤錫嶽來等人見李起這時候並沒有兵鋒直指賊寇,反而是將目光看向了後勤,看向了老百姓,心中更加是感慨。
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君王夢想著用赫赫武功,來將自己的名字永遠刻在歷史裡。
就好比說那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漢武帝,他的大名估計古往今來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在位了五十四年,國家便打了五十四年的仗,雖然在軍事上取得了煌煌武功,赫赫軍威,打出了漢朝幾千年的威風。
但是在他取得赫赫武功的背景下,生活在他治下的老百姓卻也是苦不堪言。
不說邊遠地區,便是在漢朝的國都附近,在沒有發生任何天災的情況下,竟然也出現易子而食的慘事。
這還是在國都附近,天子腳下,竟然也出現這般情況,邊遠之地可想而知。
由此可見那時候早已是沒有了文景之治的光輝,
豐衣足食對那時的百姓而言,早已是一個夢想和遙遠的回憶。
現在李起憑著赫赫武功,登上了皇帝寶座,但是他並沒有一味的迷信武力,反而是將民生看在第一位。
這個時候還能擁有如此清醒的頭腦,不得不說是一件極其令人佩服的事情。
這時候李起那明君的光輝,也是更加耀眼顯現,看得眾人也是更加熱切。
堵胤錫便是第一個激動的站出來,說道:
“皇上英明,如今我大明紛亂數十載,天下十室九空,百姓家破人亡,死難者不計其數。
而今皇上減免天下賦稅,三年時光可使我大明百姓喘息過活。
待得商稅徵收,農稅更可減半不止,此等仁政,實乃盤古開天闢地未有之事,
此,足以使皇上彪炳千秋,英名永流萬世。”
顧炎武也道:“不錯,皇上仁義無雙,恩澤天下,蒼天必將保佑我大明浴火重生。”
嶽來,戚正,黃廷三人也是紛紛附和。
聽著他們讚揚的聲音,李起並沒有得意,更沒有迷失自己,有的只是憂傷和感慨。
若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自己還巴不得可以做一個悠閒皇帝。
甚至做一頭被皇帝高高供養起來的豬,那也可以。
誰又願去操這份心思。
“商稅要收,但是李自成、張獻忠他們也不能不管。”
李起說著,便是將目光第一個看向堵胤錫。
“堵愛卿,你之前也和李闖打過幾次交道,雖然沒有發生什麼大戰,但也算是老熟人。
如今李自成兵出潼關後,便在陝西、山西,河南等處作亂,這樣的勢頭不得不壓下去。
所以朕希望你走一趟,朕不求你滅了李自成,只求你可以牽制住他,把他的勢力再一次壓制在陝西。
只要他的勢力不出陝西,你的任務就完成了。”
堵胤錫信心滿滿,激動無比的說道:“臣必將不負皇上希望,倘若李自成失去控制,臣必當以死謝罪。”
“沒有那麼嚴重,盡力就好。”
李起寬慰了一句,而後又對嶽來說道:“嶽大哥,朕許你三萬精兵,你隨同堵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