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是他們,便是此時多爾袞下令全軍回返,停止衝鋒,那也要透過旗語來傳達,
不過就算用旗語,等他傳達下去的時候其實已經晚了。
這就是老話說的船大掉頭難。
幾十人幾百人還好,喊一嗓子就可以,想走就走,想留就留,想回去就回去。
然而五六萬人你怎麼去喊?怎麼去讓他停下腳步?
特別是騎兵,戰馬隆隆,如何將訊息快速傳達?
而騎兵的速度又是如此之快。一兩個呼吸的時間便已跑出數十米數百米遠。
等到命令傳達下去的時候,還不知道已經跑到哪裡去了。
而這些也都在李定國的算計當中。
見韃子騎兵已經進入到了大炮的射程範圍,李定國一聲令下,“開炮。”
負責開炮計程車兵點燃引線,引線發出“吱吱吱”的燃燒聲音,兩百門大炮便是同一時間點燃,
而後“轟”的一聲巨響,一顆又一顆炮彈帶著無邊的威力,在天空中撕開一道裂口,直接便是向著韃子騎兵飛過去。
一聲又一聲的轟響,許多韃子的戰馬被如此劇烈而又密集的炮聲所驚,驚恐之下就已失去了奔跑的方向,四處亂竄,根本不受控制。
而那些韃子騎兵也是人人驚恐。
本來他們在心中默默計算著利箭的射程,好不容易等到明軍快要進入他們弓箭的射程範圍內,
他們正打算張弓搭箭,向那十萬明軍射出他們引以為傲的利箭。
可誰想這時候對面的明軍竟然是開炮了!
怎麼突然就有了大炮,之前怎麼一點沒有察覺?
聽著這一聲又一聲密集的炮聲隆隆,再看到一顆又一顆炮彈劃破天際,只在天空中留下一道又一道黑影。
這黑影是那樣的恐怖,因為每一道這樣的黑喑,往往便是意味著數十條人命!
炮彈威力巨大,觸及之人無不是斷手斷腳,腸穿肚爛,慘叫哀嚎此起彼伏。
被炮彈打中的人當場身死的話,那他們是幸福的,因為他們的痛苦也只是一瞬間。
而沒有死去的人反而是最痛苦,因為他們註定已經活不成了,但是卻還要在臨死之前是忍受著這無比慘烈的折磨。
隨著炮彈的一一落下,一聲又一聲慘烈哀嚎不時的在韃子隊伍當中響起。
許多韃子在驚恐之下,即便沒有被打中,卻也是因為戰馬和自己的驚慌,竟然是掉落於馬下。
後面的韃子騎兵來不及躲閃,在他們身上踏過,將他們踏成肉泥。
在大炮的打擊下,五萬韃子騎兵衝鋒的陣勢很快便是出現巨大波動,
衝擊的騎兵方陣開始變得越來越混亂,馬匹四處亂跑,根本得不到控制。
而這些韃子心裡也是對那大炮極其恐慌。
要知道明軍的大炮一向犀利無比,在寧遠大戰的時候,那以前薊遼督師袁崇煥就是靠著大炮,才憑著有限的兵力守住了寧遠,
而正是在那場戰鬥中,老奴酋努爾哈赤便是被大炮打中,沒多久就一命嗚呼。
正是因為有這樣活生生的例子在,所以大炮就像夢魘一般籠罩在每一個韃子的心中。
以前不論是攻城之戰,還是軍陣對戰,只要明軍之中有大炮,那麼韃子絕對不會親自上陣,
都會讓漢人奴隸,亦或包衣奴才,又或者說是蒙古八旗,讓這些人去當炮灰,消耗明軍的炮火,
等到明軍大炮劇烈發燙,無法再開炮的時候,他們才會出擊。
而現在炮灰變成了自己,這極大的落差讓他們難以接受。
許多韃子受不了了,便是直接逃跑。
即便到時候被後面韃子的督戰隊斬殺,這些韃子也管不了那麼多。
“繼續開炮。”
見敵方越來越混亂,李定國心中大為欣慰,也很激動,命令大炮不要停。
一輪一輪的大炮轟響。
“轟”“轟”“轟”,,,
兩百門大炮在炮手熟練的操作下,發出一個又一個令人膽寒的轟隆之聲,
天地間好似除了這大炮轟擊之聲,便只有那韃子的慘叫哀嚎聲,別的便是再無其他,因為所有的聲音都是被掩蓋。
“放箭,放箭。”
韃子儘管已經死傷慘重,但是在這大炮的轟擊下,韃子騎兵依然是衝到了和明軍的近距離,已經進入了他們弓箭的射程範圍。
為了反擊明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