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縣張浩年不停的在沙多餘面前說著好話,大拍馬屁,奴才德性是顯露無疑。
但是這時候的沙多餘卻是滿臉的擔憂之色,對張浩年的好話是全然沒有聽進去。
張浩年見沙多餘這樣,哪裡還能不知道沙多餘在想些什麼,畢竟這時候他也是聽到了一些風聲,說是滿達海王爺出了事,說是李起跑了,滿達海被殺了。
對於這個謠言,張浩年是不相信的,要知道滿達海那是什麼人,那可是堂堂正紅旗旗主王爺,還是當今禮親王代善的兒子,那本事可是大得不得了,哪裡是那麼容易殺的。
於是張浩年對沙多餘開導道:“沙多餘大人可是在為滿達海王爺的事情煩憂?
若是的話,奴才還請大人不必擔憂,滿達海王爺可是天潢貴胄,自有天上星宿保佑,說李起那個反賊被人給救走了,那還有點可能,但是說滿達海王爺被人殺了,這卻是絕無可能,滿達海王爺身邊八旗精兵俱在,亂賊如何殺的了!”
“可是,,,可是這謠言說的有鼻子有眼,甚至連滿達海王爺怎麼被殺的都說的跟真的一樣,這要真是真的,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沙多餘一臉的擔憂神情,看來滿達海有可能出事的訊息還是給他巨大的壓力,他此時孤軍鎮守武清,手中雖然有一千正紅旗精兵在,但是真若是滿達海出了事,軍心不穩之下受到賊兵攻擊,那可就麻煩了。
沙多餘這樣擔憂,張浩年卻是滿不在乎的笑了笑,不屑的說道:“大人多慮了,自古謠言又有哪個不是有鼻子有眼,要不然,誰信呢!
再說了,若是那李起逆賊真的被人救走了,滿達海王爺真的被人給殺了,這麼大的事情,朝廷不可能不發文書下來讓我們提高警惕,早作預備,現在朝廷無事,正可以說明這謠言乃是空穴來風!”
這話說的還真是在情在理,畢竟和傳言相比,朝廷的文書可信度更高,若是滿達海真的死了,那還得了,整個京畿之地還不得被朝廷翻個底朝天,那逆賊便是藏到天涯海角,那也放不過他啊!
“哈哈哈,,,”
想明白其中關節,沙多餘不禁是哈哈大笑起來,看張浩年的眼神也是柔和了許多,沙多餘讚許道:“你這奴才倒是有幾分激靈,不錯,為本官趕走了煩心事,記你一功。”
張浩年大喜,趕緊是對沙多餘跪地叩頭,連聲道謝,這般的無恥謙卑之態,真真是看得人作嘔。
而後,張浩年又是說起了另外的一件事,“沙多餘大人,昨日本縣鄉紳向下官提議,說是近來烈日炎炎,久未下雨,恐怕今年田地裡的莊稼要歉收了,所以鄉紳們希望官府可以出面祈福求雨,
下官覺得這時候我們正好可以大大的搞一個祈福儀式,一來可以彰顯我大清一心為民的善政,二來也可以安定軍心民心,不知沙多餘大人意下如何?”
像祈福這樣的事情本來屬於民政,是地方縣令這樣的文官來操辦,根本就不需要向統管軍隊兵馬的武官來說,
但是這年頭武官地位早就不可和幾十年前同日而語,再加上這武清又是以武立國的清廷統治下,而且又是初定,一切都不是很穩,正是需要武官來穩定地方,大顯身手,
所以這時候的武官自然是地位超然,可謂是地方軍務民政司法一把抓,什麼事情都是統兵的說了算。
這般情況,張浩年自然是要事事向沙多餘這個統兵大將請示,哪裡還敢擅自做主。
沙多餘聽了,也沒有太在意,大手一揮,說道:“小事而已,你去操辦吧,到時候本官去看看,有本官在,你們這裡的神仙要是敢不下雨,我把他廟拆了,神像砸了!”
“好好好,有大人出面,想必這求雨之事一定是馬到成功。”
而後,張浩年便是開始著手安排祈福求雨之事,說來也巧,這第二天便是黃道吉日,選日不如撞日,張浩年便直接安排第二天在縣城郊外的土地廟舉行祈福求雨大典,命令縣衙一眾官吏做好準備。
一夜過得飛快,第二天,沙多餘帶著一百餘精銳韃子兵在張浩年的引領下,便是出了武清縣城,去往郊外土地廟。
此時,土地廟前已經是擺好了祭壇,十幾個武清鄉紳也早就是等候在了土地廟門前,在那裡態度恭敬謙卑的等待著沙多餘和張浩年的到來。
見他們來了,一眾鄉紳齊齊跪地,道:“奴才恭迎沙多餘大人,張大人。”
這些個鄉紳在說這話的時候,只感到比吃了蒼蠅還要噁心。
像以前大明的時候,他們這些鄉紳那可是地方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