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統治者,那朝廷派下來的縣令,上任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去拜他們的碼頭,要是縣令得不到他們的支援,那他這縣令就當不長久,也當不順暢。
那時候鄉紳的地位是何等的風光,走到哪裡都是一副當家老爺的樣子,時不時的做個樣子,來個修橋鋪路,建廟鑄堂什麼的,許多百姓也是對他們尊敬有加。
這般的風光,什麼時候跪拜過誰,縣令又怎麼樣,最多給你拱個手,點個頭,這就算是給你面子了。
但是現在到了大清統治,他們這些地方大老爺一下就都成了奴才,不但見了縣令要跪拜,就連這些個大字不識一個的武夫丘八,那也要跪拜,而且跪拜的更加要一絲不苟,
要是態度稍微有那麼點不恭敬,直接提起來就殺頭,連堂都不過,罪也不定,真是一點王法體統都沒有。
早知道韃子朝廷是這德行,當初就算是毀家紓難,那也要幫著大明打流賊,打韃子。
哎,現在想這些又有什麼用,為了苟活性命,奴才就奴才吧,跪拜就跪拜吧,當狗就當狗吧。
再說那沙多餘見一眾鄉紳都是對自己態度恭敬,很高興,很得意,大手一揮,道:“好奴才,好奴才,都起來吧。”
“謝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