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人聽著張堯的問話,抬起頭來小心翼翼地看了他一眼。 張堯迎著她的目光看過去:“怎麼?還沒查清楚?” 宮人駭得垂下頭:“從前是知曉的,誰知道太師的人突然在宮中起事,差點就殺到皇上面前。於是禁軍臨時做了安排,現在除了護衛在皇上身邊的少數人,大家都不知曉皇上到底在哪裡。” “而且,這兩天朝會也停了……奴婢等人已經兩日沒瞧見過聖駕。” 中書省的奏摺現在由三個副相處置,遇重大的事,會讓人尋來大宗正,幾個人一同商議結果,若是還無法決斷,就會送給豫王。 豫王在京城逗留的時間不多,但他安排的很是清晰。 眼下最要緊的只有兩件事,一是小皇帝的安危,二是太師和相王這些叛軍,其餘的都不要緊,即便耽擱也不會動搖國本。 所以任憑文武官員再不情願,任憑有人跳出來說不合規矩,豫王都會將想做的事做完,不會管別人如何思量。 在豫王這樣的安排下,宮裡宮外想要做些事的人,都無從下手。 這宮人早早就被安排入宮,張堯尋常也不會命這宮人做事,這樣她才能躲藏到現在都沒有被人懷疑。 而且她還在穎嬪身邊侍奉過,穎嬪過世後,她被孟宮人等人招攬,暗中照顧,躲過了宮中的明爭暗鬥。 聶平帶人入宮審訊穎嬪舊人的時候,她也被叫去問話,因為本來就沒做什麼事,很快就被放了出來。 但誰也不知曉,她其實是張家的眼線。 可就像她說的那樣,最近皇帝忽然開始查穎嬪當年的事,她也曾被內侍盤問,雖說當年許多人都不在了,有人硬揪著不放,也能發現些端倪。 張堯半晌沒有說話,宮人道:“不過我用了些銀錢打點,大約知曉有三處宮殿外的禁軍最多,皇上必然在其中一處歇息,如果主子要行動,我就動作再大些,徹底查清楚。” 宮人不敢太大動作是怕被人盯上,眼見要動手了,也就顧不得這些。 張堯的神情緩和了些:“看來這些年我送入宮中的銀錢沒白花。” “都是奴婢沒用,”宮人道,“讓主子失望了。” 張堯卻道:“你一直都做的很好,不但應對穎嬪那樁事,還能留在小皇帝身邊,給我送出不少訊息。從前我們靠著相王才能苟延殘喘,尋找機會,沒想到上天垂憐,恢復了豫王的身份。” “如此一來,我們就與從前不同了。” 從前是為張家報仇,只要他活著,那些人一個都別想安安穩穩的度日,即便可能報不了仇,他也不會讓他們舒坦。 蕭煜出現之後,局面就得到了扭轉。 “做好這件事,”張堯道,“以後我們就不用再戰戰兢兢,或許你還能順利從宮中出來,到時我會給你一筆銀錢,足夠讓你與家裡人富貴榮華一輩子。” “我張家的恩情,你們也算都還清了。” 說到這裡,張堯話音一轉。 “相反的,這件事做不好,說不得哪一日從前做的那些事,就會被人發現。要知道皇帝是要長大的,他長大後想要動手查穎嬪的事,可比現在簡單多了。” 宮人應聲:“奴婢明白。” “去吧,”張堯道,“忍了這麼久,不用再忍了,拿出從前的本事,將小皇帝找出來。” 宮人道:“主子放心,奴婢立即就去安排。” 等到宮人離開之後,張堯才從大殿裡走出,一切進展順利。他只要耐心地等到晚上,就能做他想做的事了。 …… 福康殿裡。 內侍小心翼翼地將手中的燈擺放在皇帝的御案上。 不用上朝之後,蕭旻就留在宮中讀書,特別是太師的人在宮中舉事後,蕭旻乾脆也很少會在人前露面。 他始終記得阿兄的話,讓他安安穩穩地留在宮中。 什麼也不用做,只要能平安,就算幫了大齊和阿兄。 “皇上,歇一歇吧!”內侍低聲勸說。 蕭旻這才將目光從書上移開,他轉頭向殿外看去,不知不覺中,天已經黑了。 “阿兄不知道怎麼樣了,”蕭旻道,“如果能早些回來就好了。” 內侍道:“皇上安心,豫王爺帶兵無人能及,很快就能拿下那些亂臣賊子。” “嗯,”蕭旻道,“阿兄一定能的。” 他還有許多話想要與阿兄說,等安穩了,他還得將阿兄留在宮中一段日子。 “朕今日寫的最好的那張紙箋幫我收好了?” 內侍笑著道:“收好了。” 蕭旻道:“朕要拿給阿兄看。” 內侍道:“王爺瞧了,定也說好。” 蕭旻淨過手,內侍就將飯食拿了上來,不過當飯菜擺在皇帝面前時,就已經半冷。 只因為這飯菜需要經內侍試毒,來回一折騰,熱氣也就跟著散了。 “不然讓小廚房熱一熱吧!”內侍試探著詢問,他早想這樣做,可惜皇上不肯。 蕭旻拿起箸:“再熱,你們不是還要試毒?折騰來折騰去,不如就這樣吃了,再說,朕覺得這樣剛好。總比阿兄在軍中吃的好多了。”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