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執意要留我吃晚飯,晚飯就安排在城郊一個民族風味山莊,老張要我嘗一嘗清真縣的特色。
“老弟你有口福哦。”老張歪過頭來,故意把聲音壓低,神秘地說:“這家飯莊的娃娃魚,可是大有來頭的。”
“什麼意思,莫非這裡有野生娃娃魚?你可不要帶頭違法哦。”
“哎……看你說的。”老張裝模作樣地嘆了一口氣,說:“魚,肯定是人工養殖的,但是魚苗,卻是野生的。”
這時包房裡只有我和老張兩個人,於是老張就給我講了一件奇怪的事:
這家飯莊叫做廟兒山民族風味山莊,老闆姓袁,的確是一個苗族,他家也就住在夜郎谷旁邊,不過不屬於清鎮縣轄區,是夜郎谷另外一邊的邊緣的西江苗寨,距我老家上百里路。
袁老闆家的老房子也是在夜郎谷邊上,房子旁邊有一口老井,裡面居然會源源不斷地冒出娃娃魚的魚苗,於是袁老闆就在老家搞起了娃娃魚養殖基地。老井每天都會自然而然地冒出上百條魚苗,取之不盡,。幾年後,袁老闆就在周邊縣城裡開了多家飯莊,娃娃魚就是主打菜。
“這麼神奇啊?”我不相信。
老張表情誇張地說:“開始我也不相信,後來他邀請我們去他老家玩,結果是真的。”老張比劃著手勢說:“那口老井就這個樣子,其實是一個山洞,但是已經被他保護起來了,我們沒有的看見井眼。當然也沒有看見從老井裡冒出來的娃娃魚。那個山洞現在已經被他改造得不倫不類的了,成了娃娃魚生產基地。”
“生產基地?”
“對,就是生產基地。”老張說:“袁老闆每天就在那裡去取魚苗,然後把魚苗帶到旁邊的養殖基地來養殖。”
說罷,老張的表情更加古怪,腦袋湊得更近聲音壓得更低:“那個山洞就在老袁家老宅的後面,據說從一千多年前開始,洞裡就會冒出娃娃魚來,奇怪的是,這娃娃魚只有老袁家的人才看得見,而且還只有男丁才看得見,袁家的姑娘媳婦,一個都看不見娃娃魚,你說怪不?”
這個時候,我的思緒回到了老家……
記得12歲的時候,有一次和父親爬上青龍山,父親就指著山下巍峨的閔家老宅對我說:“莽子,你記住,那個老宅就是我們閔家快兩千年了的老宅,祖祖輩輩都在那裡生存繁衍。”
“哦,我記住了。”那時候還小,不太瞭解閔家歷史的厚重,只是隨便應和著父親。
父親隨後神神秘秘地說:“那個老宅後面有一口老井,裡面會冒娃娃魚。”說罷一臉神往。
父親當時不到60歲,他曾經也在閔家老宅裡生活了幾年,估計也吃過老井裡的娃娃魚,所以對老宅有著一種憂傷的懷念。
和老張剛剛的說法一樣,父親詭秘地說:“不過那都是幾十年前的事了,自從閔家人被趕出老宅子之後,現在那口井就荒廢了,幾十年來就沒有人看見過那口井裡有娃娃魚。這魚啊,是閔家的,只有閔家人才能看得見,才能得到吃。”
我突發奇想,於是對父親說:“爸爸,既然娃娃魚是我們閔家的,只有我們閔家人才看得見,要不今晚上我們悄悄去看看,老井裡會不會有娃娃魚呢?”
父親一巴掌拍在我的肩膀上,樂呵呵地說:“是啊,我怎麼沒想到呢?”
於是,當晚父親就帶著來到老宅子,鑽進了楊么公家居住的那個房間,在老宅“大廳”的右側。老宅子的房子大小一共有四十間,住著村子裡王、楊、傅、趙四個姓氏的二十家人,都是土改時期最貧窮的村民。老井就位於楊么公所住房間的後面。
父親是附近村寨著名的赤腳醫生,全村人或多或少都欠著他的人情,所以楊么公一見父親造訪,立即叫老太婆重新炸了花生米,和父親喝起酒來。我卻假裝出門解手,偷偷地找到老宅後面的那口井。
村子裡安上自來水之後,老宅裡的住戶都很少到老井裡取水了,老井自然荒廢。井水漫出來之後,就沿著老宅的陰溝流淌,一直淌進了山下的跳蹬河。
老井其實也是一個山洞,兩米多高寬,洞口用青石塊裝修過。我先天膽大,加上非常好奇,所以就打著手電筒,徑直走進了洞裡,希望看見從水裡冒出來的娃娃魚。
往裡走四五米,就是一個天然的水井,黑黝黝的水面不到六個平方,也不知道有多深。
等了幾分鐘,水面像靜止的一樣,一點波紋也沒有,更不要說會冒出娃娃魚了。我很遺憾,於是就乾咳了一聲。洞裡立即響起了我咳嗽的迴音,還有尾音迴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