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陳宦這個學生好感不多,若不是要借他反袁,都不大愛理會他。如今袁世凱已死,駱老爺子心滿意足,至於陳宦會因為這封通電下場如何,他就沒興趣知道了。
陳宦可就慘了。如果老老實實按照他老師的方略走,本可以坐收名利,可就因為多加了那一句話,卻搞得整個北洋都跟他反目成仇。
陳宦知道袁世凱就算倒臺,中國還是掌握在北洋那些軍閥手裡。他加那一句話,本也想借此機會表明一下態度,反袁不反北洋,以便以後在北洋系內好做人。可惜他枉稱小諸葛,卻誤算了北洋軍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義氣”。這一個暈招極其失算,非但沒得到北洋派的諒解,反而背上了小人的惡名。段祺瑞自從看了那封電報之後,就極討厭他,覺得這人沒情沒義,不地道,屢次公開痛罵他。
自從這封通電公開之後,陳宦就一直黴星高照,完全喪失了政治智慧。他先被攆出四川,狼狽不堪地回到北京,然後府院之爭時又站錯了隊,問黎元洪要湖南督軍的位子,以致與段祺瑞徹底交惡;後來他得罪了大將傅良佐,還跟部下馮玉祥結樑子結到大拆鐵路的地步,最後弄得四面楚歌,被迫引退,從此再未復出,淡出了歷史舞臺。
按說陳宦此人,在四川主政期間也作了不少好事,剿匪清鄉,整頓經濟,可稱為一代良吏,有著清廉、能幹的名聲。駱成驤當日幫陳宦,恐怕也是出於對他在這方面的肯定。倘若沒有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