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部分(2 / 4)

小說:明帝 作者:朝令夕改

。九年,協助俺答汗擴建庫庫河屯(明稱:歸化城)。因她居於此地,故歸化城又稱“三娘子城”。

俺答汗晚年多病,事無鉅細,多任憑三娘子裁決。她也盡己所能,積極輔佐丈夫,發揮了巨大作用。俺答汗去世後,深諳文韜武略的三娘子主政務,掌兵權,約束蒙古各部,保持了與明朝的和平通貢互市關 系。特別是萬曆十九年,她竭力勸說、督促俺答汗孫撦力克從青海撤軍東歸,避免了蒙古和明軍之間地大規模衝突。為表彰三娘子的功績,明朝於萬曆十五年,封三娘子為一品“忠順夫人”。後因為政治原因,年逾古稀的三娘子嫁給了土默特的卜石兔濟農,萬曆四十年六月二十六日三娘子病逝,明朝亦遣使給予賜祭七罈地隆重祭禮。

但是他的後代卻不爭氣,短短二十餘年就把土默特部葬送了,甚至還被人奪走了祖宗的基業。

白彥是西哈喇慎部的首領,現在卻竊居了土默特部地王城,又大肆的收編了原土默特的殘部,儼然以土默特酋長自居,雖然白彥臺吉與察哈爾蒙古林丹汗是敵對關係,但是這一次康妃回察漢浩特路過歸化城,他還是做了一番精心準備地。

礙於泰松身份地敏感,白彥自然不能親自前往迎接,但又不能不派人迎接,因為現在地白彥還需要依靠大明,雖然他屢次請求明廷冊封他為順義王都沒有得到明廷的正式回應,但大明也預設了他掌管了互市大權地印信。

這一次泰松省親路過,他當然不會放過一次試探明廷的機會,他還想知道明廷對他究竟是什麼態度,或者說泰松究竟在明帝面前有多大的能量。

其實白彥並不傻,在未到山窮水盡之前,他又怎麼捨得去給人家當順民,做奴才,他想的是在大明和後金之間左右逢源,兩面都得利,然後逐漸的壯大自己。

第二十二卷:金蒙之戰之第五章:省親之路(四)

彥是西哈喇慎部的首領,現在卻竊居了土默特部的王 的收編了原土默特的殘部,儼然以土默特酋長自居,雖然白彥臺吉與察哈爾蒙古林丹汗是敵對關係,但是這一次康妃回察漢浩特路過歸化城,他還是做了一番精心準備的。//

礙於泰松身份的敏感,白彥自然不能親自前往迎接,但又不能不派人迎接,因為現在的白彥還需要依靠大明,雖然他屢次請求明廷冊封他為順義王都沒有得到明廷的正式回應,但大明也預設了他掌管了互市大權的印信。

這一次泰松省親路過,他當然不會放過一次試探明廷的機會,他還想知道明廷對他究竟是什麼態度,或者說泰松究竟在明帝面前有多大的能量。

其實白彥並不傻,在未到山窮水盡之前,他又怎麼捨得去給人家當順民,做奴才,他想的是在大明和後金之間左右逢源,兩面都得利,然後逐漸的壯大自己。

泰松也知道自己大哥跟這位白彥臺吉之間的恩怨,但如今她身份不同,她身後的是大明,她代表的也是大明,所以她在草原上的一言一行都代表這大明的態度和形象,因此泰松說話行事也都是格外的謹慎小 心。

歸化城為三娘子和丈夫俺答汗所築,城牆用青磚砌成,遠望去一片青色,故有“青城”的美譽。

穿過土默川平原,泰松一行兩千多人終於來到巍巍的青城面前。

白彥臺吉的情報還是可以的,早早的派了人在城外迎接,現在大明跟白彥臺吉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因此進入歸化城地泰松還是有些緊 張,而料圖臺吉可沒有姐姐特殊的身份,堅決不肯進城。反而待在城外與兩千關寧鐵騎駐紮在一起。

關寧鐵騎雖然戰鬥力還是個未知之數,但嚴謹的作風,精良的裝 備,還有那不斷散發出來的淡淡殺氣,足以讓在歸化城內順義王府中的白彥臺吉心驚肉跳了。

雖然他麾下也聚集了將近三萬兵馬,但跟人家一比,自己跟草原上的馬匪差不多。

顧不上擦掉額頭上的冷汗,白彥臺吉帶著一幫子人前去大召寺見泰松。

大召寺建立與明萬曆七年,是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主持修建的,次年建成。是歸化城內修建的第一座喇嘛寺廟,碰巧地是邁達哩活佛從乃春廟來到了大召寺,於是泰松一行退卻了白彥臺吉準備的臨時住所,搬到了大召寺。

邁達哩活佛是蒙古黃教的教宗,地位至高無上,在蒙古信仰黃教的部族百姓中有著崇高的地位,等閒人是見不到這位活佛大人的,就連白彥臺吉這樣的蒙古顯赫,要見活佛都還要看活佛自己的意願。

泰松此次會察漢浩特省親,內心甚為彷徨。不知道如何自處,自然而然的就想到神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