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絮絮叨叨的說了一會兒,溫華順著她的意思附和著,暗想宋氏的這些考慮不是沒道理的,但是卻和二哥的標準不同,兩人自然就有了矛盾。現在就有這樣的矛盾,將來若真娶進來,還不知道要鬧成什麼樣子呢!因此她勸道,“嬸子和二哥想的不一樣呢,二哥說不定不知道嬸子是這樣想的,不如去和二哥說說?要不然下回再去相看的時候不還是各有意見麼?您覺得呢?”
宋氏愛她懂事,說話也在理,嘆道,“你要是我的親生女兒該多好!”
溫華想到在這個世界上她已經沒有父母了,孤身一人,若不是宋氏,她的下場不知會怎麼樣,宋氏的恩情是還不完的,她只略想了一想,便上前偎在宋氏的懷裡,“嬸子,以後我就像女兒一樣孝敬您,我認您為義母好不好?”
“什麼?”宋氏還以為自己聽錯了,直到溫華又重複了一遍,才明白不是她聽錯了,她有些驚喜的摟住溫華,愛憐道,“當然好,有你這樣的女兒,我求之不得呢!”
當即宋氏就把鄧知仁和平羽叫了進來,講說了要認溫華為義女的決定,從此溫華就改了口,稱宋氏為娘,仍舊稱鄧知仁為二哥,平羽比她大兩歲,宋氏也趁著這個機會讓溫華以後只能叫平羽哥,“不能整天平羽、平羽的喊,沒規矩。”
因為有這樁喜事,宋氏特意整治了一桌好酒好菜,一家人和和樂樂的慶祝了一番,宋氏原本煩悶的心情也開朗了不少。
朝益知道宋氏收溫華為義女,先是一怔,隨即笑著恭喜她,他眼神複雜的看著溫華,見她笑得沒心沒肺的樣子,心裡就有些不舒服,早早的告辭回去了。
讓人預料不到的是第二天中午朝英和朝益把學堂的李先生帶回來了。
宋氏不知道李先生此次是為何而來,客氣的將他請到堂屋坐下,又囑咐溫華多做兩個肉菜,李先生連忙攔住了,說道,“宋嫂子客氣了,家裡的飯菜已經準備好了,一會兒我就回去了。”
宋氏道,“您這是說的什麼話?一會兒知仁就回來了,讓他陪您喝兩盅,說起來,他以前可沒少給您添麻煩,多虧您管得嚴,不然他哪有如今?”
李先生呵呵一笑,捋了捋下巴上的山羊鬍,“知仁如今雖不算有什麼大出息,可是他能安心回來侍奉,這份孝心也足以令人寬慰了……我這次來不是為別的,是為了你家那個叫平羽的孩子。”
“平羽?”宋氏有些吃驚,立即把平羽叫了過來,“可是給先生添麻煩了?”
“哪裡哪裡!”李先生連忙擺手,“我是覺得這孩子是個讀書的好苗子,昨日他來學堂找朝益,我看他一直盯著牆上的字畫看,就問了他幾句,這孩子博聞強記,有問有答,又能動腦筋,他說他平日在家也看書,我覺得實在是難得,就想問問宋嫂子,能不能讓這孩子每日早晨到我那裡讀一個時辰的書?也不耽誤他幹活。”
都沒想到會是這樣的情況,宋氏頓了頓,笑道,“李先生,實話跟您說,這孩子自從到了我們家,除了讓他掃掃院子喂喂羊,餘下的時間不是看書就是照顧他小妹妹,家裡有我和知仁,地也都佃出去了,還真沒什麼重活安排給他,要是他真能學出個結果來,倒也是極好的。”
李先生一聽這話,拈鬚想了一會兒,“既然這樣,宋嫂子,我就替他做主了,讓他每日上午去學堂讀書,我給他指點指點,若是學得好,兩年後考個秀才回來給你掙掙臉面,如何?”
宋氏聽到李先生對平羽有這麼大的期望,有些意外,但還是立即同意了,“您願意指點他是他的福氣,我們哪有不願意的?明日就讓他去!”
李先生到底還是沒有留下吃飯,他離開以後,溫華拉著平羽直道恭喜,又翻出厚實的棉布給他縫了個書包,繫上自己打的如意絡子,把原來的那套從貨郎那裡買來的筆墨紙硯放了進去,又把平羽抄寫的那本《詩三百》也放了進去。
第二天天還沒亮平羽就起床了,取草餵了羊,自己梳洗整齊,背上書包,又拿了一個窩窩夾了塊鹹菜就出門了。
這幾天鄧知仁一直沒睡好,他夜裡翻來覆去想了好幾宿,終於確定了想法,跑到宋氏跟前說那個姑娘自己也不是太喜歡,不妨再看看別家的吧,宋氏知道兒子是因為孝順她才放棄了這個他看上的姑娘,因此心裡愧疚,一邊給兒子做新衣,一邊道,“我的兒,娘一定給你找個溫柔賢惠又漂亮的,絕不會委屈了你。”
鄧知仁淡淡一笑,吃了飯如同以往那般挑著擔子出門賣豆腐去了。
從此宋氏對兒子的婚事越發上心起來,打聽到誰家有好閨女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