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內有黃桷樹一株,而現在什麼痕跡都找不到了。對了,以前那一帶有一個觀音巖小學,也是佔用觀音廟的廟產而修建的。”
潘天棒突然一拍大腿:“麻煩了!如果寶藏埋在觀音廟裡,就肯定找不到,不管是城裡的觀音廟,還是城外的觀音廟,都被洗白了啊!”
小敏忍不住問道:“洗白是什麼意思?”
潘天棒解釋道:“洗白,是洗得沒有了,就是玩完了,不見了,GAMEOVER了。”
我笑著說:“詩裡的意思並沒有說藏寶在觀音巖,而且兩個觀音巖都在1945年前都已經消失,小敏的爺爺不可能把任何東西放在那裡的。”
“對,”老曾說道:“巖上觀音空悲憫,塔下白骨數新墳,只是詩裡的過渡。”
夜風吹得有些冷了,小敏進屋幫我們取了幾件衣服出來披上。
我看著手裡的詩問道:“如果塔下白骨是指的白骨塔,這個塔現在還在不在?”
“哦!”潘天棒突然叫了一聲,似乎有話要講,卻把半截話吞了進去。
“有想法就說嘛,我們不得笑你。”我準備好了欣賞他的奇談怪論,安慰了他一句。
“是這樣的,我講出來你們不要笑哈。我認為白骨塔是三峽上的一個景點,我們帶三峽團時經常都要解說,可它在西陵峽啊!那裡有幾個灘:青灘、洩灘、崆嶺灘。其中青灘北岸有一座‘白骨塔’,堆積的都是船工的屍骨。”潘天棒一邊說,一邊眼神不自在地看著我對他的微笑。“但是,好像扯得離這裡太遠了一點。”
我笑道:“白骨塔是一種亂葬塔,葬的是不清楚身份的荒骨,所以到處都有。重慶有好多個,三峽那一個肯定不是詩裡這個,另外,我知道還有十二座白骨塔,也應該不是詩裡所指。”
老曾說:“你們都說得對,和重慶有關的白骨塔,至少有三種,天棒說的白骨塔裝的遇難船工的屍骨;小羅說的十二座白骨塔,是抗戰大轟炸後修的,埋了7000多人,存放的是大轟炸遇難者遺骸,可惜現在12座只剩半座了。”
“是啊,記得2003年時有一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