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何小西分析的,陸豔明往日是被橋推著在前行,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個決定都是以建橋為前提。
不誇張的說,他的一生都在為一座橋奮鬥,為一座橋而活著,苦心孤詣。
直到前世的最後,帶著一座橋的遺憾死去……
今生他的人生拐了一個彎,推動他前行的動力暫時被船隊取代。
或許喬昱就是他躲不過的剋星,前世給他設定了無數阻礙,今生又造就他人生的拐點。
何小西對上洞村橋的分析也基本正確,橋被禁行了,兩側各設定一個大水泥墩,還設定了專人看守。
因為限寬,只能不超過板車和三輪車寬度的車輛透過。
日曆一天天翻過,水洞村預定的船陸續交付使用。
下一個冬季即將到來的時候,船全部交付完畢。
除了新船下水,他們還透過其它途徑購進了一些舊船。
在內河港口裝卸了快一年的貨物,船越多交給港口的錢也越多之後,陸豔明突然之間有了緊迫感,跟背後有狗追著一般,不需要別人催促就把小碼頭的建設提上日程。
那裡屬於臨縣的地盤,如果不是他們在那邊有前郭和後郭村兩個內應,要做成這件事不容易。
如今有了內應,要做成這件事容易多了。
陸豔明不由得由衷佩服何小西的目光深遠,不僅做好了人脈,還早早圈下了地盤。
地盤上早年種下的樹木已經長成了根深葉茂的大樹,陸豔明召集人手先來伐樹。
這個時期伐樹還不需要繁瑣的手續,不需要辦理《採伐許可證》,只要不是盜伐,想伐就伐。
陸豔明請地頭蛇,也就是兩個村的村長幫忙:“幫忙問問有願意伐樹的嗎?一棵樹伐倒連把樹根挖出來給兩塊錢。”
兩個村的村長回去一說,大家合計了一下。
“兩個人合夥伐樹,伐倒一棵樹再把樹根給挖出來,大概也就是一天的時間,主要挖樹根費事。”
“一人一天賺一塊錢,不少!”
他們村都在內河港口乾活,基本沒有空閒的勞動力,不過誰家都有幾個附近村子的親戚,自家幹不了可以給親戚介紹個掙錢的活計。
現在還沒開始春耕,在家也是閒著,沒有活幹掙不了工分。
訊息傳出去,很快就有人過來詢問:“你們這兒招伐樹的人嗎?”
“對,招人,伐過樹嗎……?”一邊簡單的詢問,一邊把人領去發工具幹活。
來的人不少,大大超出陸豔明的預期。
長隆鄉這邊召集人手幹活可比他們長平鄉召集人幹活容易多了。
長平鄉水洞村附近的人手都被他們佔用了,像伐樹這樣重體力又顯得不光鮮的活計,都開始挑揀著沒有人願意幹了。
迫使他們採冰、運冰都儘可能的使用機械減少人力。
作為一隻後天修煉成精的扒皮精,陸豔明太喜歡這裡的人了。
以後他們的小碼頭建設和建成後,不用擔心沒有好用還充足的廉價勞動力了。
陸豔明心情一好,破天荒的大方了一回,溜達著給幹活的人發了一圈煙。
呃……
每人一隻……
跟人聊起來。
有人打聽:“大叔,你們這裡清空了準備幹什麼用啊?”
河灘上,往年是隻能長蘆葦,現在是種了些樹但是收益也不是太大的地方,能幹什麼用?
用當地農民兄弟狹隘的眼光,暫時參不透這些人的想法。
不過他們也有他們的智慧,用他們的經驗看,肯定是用地方不是想要樹,這一點可以肯定。
因為要是用樹的話,只需要伐樹就行了,畢竟伐樹快啊,兩個人一組一天能伐好幾棵了。
把樹根也挖出來,耽誤不少工夫。
陸豔明蹲在挖到一半的樹根旁邊,看著工人把一根根樹根旁邊的土掏乾淨然後砍斷:“呵呵,有用處。”
這種活計陸豔明也是幹過的,有經驗,看到挖的差不多了,說:“差不多了,把撬棍拿過來,撬撬試一下。”
原來的話題被打斷了。
陸豔明自己也站到撬棍旁邊:“起。”
樹根動了動,移動得不多,不過把底下的視野暴露了出來,底下還有更粗壯的根系。
“這個角度不好下斧頭啊,換個方向撬一下。”陸豔明完全是一副老把式的樣子。
一個樹根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