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翻了上來。
收拾工具轉戰另一棵樹的兩個人拿著鋸子跟樹較勁的時候,想起來剛剛被打斷的問話。
越是不知道的事越想知道,這些來幹活的人私下裡互相打聽。
“我聽我姐夫說是要建小碼頭。”
“嗯,我也聽說了,是建小碼頭。”
“咱們去問問管事的要不要人,要是要人咱們以後也有活幹了。”
陸豔明知道,也就是這幾年前郭後郭兩個村的人在港口乾活,掙了錢起到帶頭示範作用,往年這邊的人都懶得皮疼。
這種有點冷的天氣,過去的人都抄著手往太陽地裡一蹲,給錢都不願意幹活,嫌丟人。
送走又一撥來打聽收不收人的人,陸豔明恣得見牙不見眼。
旁邊帶出大車隊來拉樹的老俊感慨道:“還是咱們這邊的人勤哩,前一陣我們去蒼縣收馬草,拿著老頭票招人裝車都招不到人,
幾大車的草料,裝的我們幾個人累死了。”
水洞村收購了不少牲口和豬,那些牲口養壯實以後大多數都被分配到老俊的運輸隊使用。
騾馬得吃草料,他們本地的草料不夠吃的,得到周邊收購。
蒼縣那邊盛產的一種麥草,很得騾馬喜歡。
想著那邊也是鄉下,還能缺了幹活的人手嗎,就沒帶裝車的人,幾個人趕著大車就去了。
就忘記了這個時代有些地區的人跟他們不是一個物種,就好像他們跟更發達地區的人的區別一樣,人家看他們也是十分懶惰的。
更發達地區的人已經不會挑剔工種了,就好像採冰運冰的活計,只要掙錢比其它工種的多,就有人搶著幹。
走了一趟長江經濟帶的陸豔明,聽著老俊說的話,感悟更多。
小福靠勤,不勤勞怎麼致富?
水洞村的人已經快把勤勞的本分給忘了,這可不行,陸豔明反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