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2 / 4)

麼?有良暗自驚訝。

“這幅《敦煌夢魘圖》是張天師依其夢境所繪,據說內藏乾坤與符籙秘文,端的是神鬼莫測。”

“什麼符籙秘文?”有良心中一動。

“無人知曉,”陸曉機搖頭說道,“你知道張道陵是什麼年代的人,而莫高窟最早是何時開鑿的麼?”

“張天師是東漢時期的人,莫高窟什麼時候開鑿就不清楚了。”

“張天師死於公元156年,而莫高窟最早開鑿於公元366年的十六國前秦,足足晚了兩百年!”

“你是說他在畫這幅圖的時候,莫高窟根本還沒開始建?”有良驚道。

“這正是《敦煌夢魘圖》的神奇之處,畫中的洞窟佛像與後來的莫高窟簡直分毫不差,瞧,這裡是宋元時期的洞窟,而畫中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完整的描繪出來了,簡直是一模一樣。”

有良怔怔的看著圖,心裡尋思著真是不可思議。

“此照片從何而來?那畫今在何處?”陸曉機急切的問道。

“薛先生給俺的照片,畫在哪兒就不清楚了。”有良撒了謊,裡面牽扯的人與事兒太繁雜了,根本就沒法說得清。

此刻媚娘已將地上的豬油酥全部吃下,舔了舔嘴吧,躍上有良的膝蓋眯眼打起了盹。

“薛先生果然是高人啊。”陸曉機嘴裡喃喃道。

“陸老師,您是怎麼知道這幅畫的呢?”有良問。

“是一本《敦煌殘卷》中記載的,薛先生也看到過。”

“那本書也毀了麼?”有良心想自己這是多此一問。

“不,它還在。”陸曉機回答。

第一百零一章 盜卷

有良聞言簡直驚呆了,渾身熱血直往上湧。

“在哪兒?”他口乾舌燥的問道。

“就藏在後院的胡楊樹下,還是解放那年埋的呢,算下來已經整整四十年了,不然的話,躲不開文革那一把火。”陸曉機嘿嘿說道。

“埋在地下不會腐爛麼?”有良擔心道。

“此處地下皆為幹沙,每年雨量極少,以木匣油紙包裹不會受潮黴爛的。”

“那我們挖出來看看可以嗎?”有良懇求道。

陸曉機望了有良一眼,沉思片刻說道:“也好,你讓我有生之年見到了《敦煌夢魘圖》,這本《敦煌殘卷》理應給你過目才是。”

“濛濛,吃飯啦,記得叫老陸頭一塊過來。”遠處傳來馬老爹的呼喚聲。

“陸老師,走吧。”濛濛不由分說拽著陸曉機起身。

“哎……好好,可惜這豬油酥你們不吃。”陸曉機嘆息著臨行又抓了一把扔進嘴裡。

有良無奈只有先跟著回到了馬家,桌子上已經擺好了大盆的手把羊肉和蕎麥麵餄餎。

媚娘瞥見了盆裡的羊肉,喉嚨裡再次發出了低吼,濛濛抓了幾大塊手把羊肉分別放在地上的兩隻盤子裡。媚娘衝上去一陣狼吞虎嚥,而土豆則文質彬彬抱著一根肋骨津津有味兒的慢慢品嚐著,吃相截然不同。媚娘清空了盤子,隨後叼起乾乾淨淨的肋骨去與土豆交換羊肉,雙方各得其所。

“怎麼樣,老陸頭這兒尋到線索了麼?”馬老爹問。

“陸老師當年在太清宮做事正巧認識薛先生。”有良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不錯,當年王道士在周邊找來幾個讀書人幫著抄寫道經,我就是那個時候在太清宮見到薛先生的。”陸曉機一面往嘴裡塞著羊肉,一面回憶著往事。

“陸老師,您聽說過這兩句話麼?”有良問。

“你說吧。”

“‘金眼蛤蟆爭努眼,翻去……’什麼了?”有良嘴裡叨咕著,後面那句話怎麼給弄忘了。

“金眼蛤蟆爭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陸曉機說道。

“對對,就是這兩句。”有良叫道。

“唐朝有兩個出了名的大惡人,安祿山和黃巢,‘金色蛤蟆爭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是安史之亂後乾符元年流傳在黃河下游一帶的民謠,指的是兩個農民起義軍的首領鹽販子王仙之和黃巢。王仙之死的早,而黃巢的下落至今則眾說紛紜。《新唐書》中說他兵敗狼虎谷後自刎,《舊唐書》記載為其外甥所殺,而《敦煌遺書》中的《肅州報告》卻寫到是其部將尚讓降唐斬殺了黃巢,宋人劉是之則認為黃巢並沒有死,而是出家當了和尚,五代時有一高僧法號翠微禪師正是隱姓埋名的黃巢。後世有關他墓址的說法就有五處之多,因此,這個大惡人的最終下落一直是千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