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別?”
那黑衣人道:“當時天色很黑,沒有注意。”
“她們人手可有少?”
“不能確定。”
我點頭,說道:“剛去查過船身,船身乍一看不明顯,但船身吃過水與沒有吃過水的地方溼潤度仍有差別。”
手指蘸水在木板上畫了一條線:“假若這是船身現在的吃水線,那麼,”我又線上上方畫了一條線,“這是最初的吃水線,今夜剛出發時船上所載貨物比現在多,比現在重。”
他們可能不會注意到浮力,但是原理很簡單。就如演示那般,船上最開始的吃水線比較深,是因為多了失蹤的數百石私鹽。
我對她道:“勞煩你把整個行程路線畫出來。”
如果船一直在航行,那麼她們是如何讓幾百石私鹽消失的呢?
沉默的河水就是答案。
我唯一擔心,她們把私鹽倒進了水裡,鹽溶在水裡,那無處可尋。轉念想,不過是賭一場——數百石鹽,她們賭我們想不到找不著,我能賭的是刀口過活的人絕不會把賣命換的物什輕易捨棄。
那麼,就把失蹤的鹽找出來吧!
作者有話要說: 非常抱歉!
俺一進入加班狀態,就麼法好好寫東西
一定不會棄文的,只是更得慢。。
☆、失策
沙子從手中漏下,在木板上蜿蜒。
黑衣人按軍隊習慣,以沙描繪出船行路線。細細的,是河道,彎彎繞繞。一堆堆的,是山峰,連綿不斷。
船是逆水航行,所航行河道,不計和緩水彎,共有三處大彎道,彎大水急,兩側有山遮蔽,若想做手腳,的確合適。
黑衣人畫好後,我仔細看了一遍,對她說:“請你把整個追蹤路線再講了一遍,分河段講,河岸追蹤、小船跟蹤、棄船上岸分別在哪裡。”
黑衣人依言講述,標註出各個路段。
第一到第二個彎道間,是黑衣人河岸及小船追蹤航段,跟得較緊,若要尋地方棄私鹽,時間上有些困難,但未必不可能。
船破上岸是在第二到第三個彎道之間,時間上似乎更為充裕。我問道:“船破到你們上岸花了多久?”
黑衣人道:“一刻左右,我們不怎麼熟水性,水很急,我們被往下衝了一段。”
“再趕上船用了多久?”
“差不多也是一刻鐘。”
中間有三十多分鐘的時間差,我問:“船破時,她們的位置在哪?”
黑衣人指出離第三個彎道拐彎處不遠的地方,說道:“應當是這裡。”
“你們趕上時,她們在哪裡?”
黑衣人指出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