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大多談及徹之的好動。縣立醫院住院部的山本宗俊醫師直言不諱地寫道:“小徹留下的回憶,一言以蔽之——醫院廁所的破壞狂。”(哪裡是廁所探查,簡直是廁所魔王!)
在縣立醫院,各種樣式的洗手間齊聚一堂,正投其所好,故而徹之情有獨鍾,頻頻探訪。廁所探查之餘,手癢難耐,做起清掃廁所的活來,弄得水漫金山;又將抹布擲入馬桶,造成堵塞,乖戾損招,不一而足。我也因此被醫院的保安、護士痛斥多回,但了依然故我,積習難改。徹之失蹤遍尋不著的時候,每當看到醫院大門前停著他那熟悉的腳踏車,我都會急出一身冷汗。
徹之把縣立醫院的廁所研究個通透,除了搞清在何處有何種廁所之外,還默記了抽水馬桶的種類、衛生間牆壁上貼的字、容器上寫的字,例如:“請使用備好的衛生紙,其他紙張禁用!”“髒物桶”。回家之後,復原記憶,先畫好醫院建築物的全圖,再細分廁所的用途(男用、女用、職工專用、殘疾人專用,等等),各樓層廁所的位置以及各種廁所的標識,一一畫好註明,連便器的式樣和牆上的文字也照搬不誤,繪入圖中。
徹之堪稱人體影印機,同樣的畫會畫上幾十張,但一有新的發現(例如:廁所種類、馬桶樣式、牆上貼紙的變更),就開心地繪入畫中,還與先前的圖畫比較一番。
(畫好的紙張整齊地堆疊達千張之多時,他會說“看一遍”,隨後從上到下一張一張地確認過後,扔入垃圾桶,同時搖擺著腦袋。如果人家不慎抽走一張,他也會發覺,到處尋找,邊找邊問:“紙在哪裡?”倘若向他要:“請給我一張。”他也會慷慨地說:“給你。”他本人過目一遍之後,好像想把這些紙張都當成垃圾處理。)
現在覺得這些回憶值得懷念,但當時卻愁苦不堪——究竟如何應對這個問題行為才好?
如今的徹之依然酷愛水和廁所。無論去哪裡,最先要做的必然是確認廁所的位置,不然心神不安。因此,與他一起外出時,要把他廁所探查所需的時間也計算在內,留有餘地。
他單獨旅行時,還攜帶照相機,肯定要拍許多廁所的照片回來。廁所的圖畫,每天也畫上幾張。某次週日單騎郊遊,途中發現一家水管施工店,貿然地進去,領了本人家不要的TOTO商品目錄圖冊回來,如獲重寶,珍惜至今,每天翻看一番。
(最近,徹之從TOTO工作人員那裡得到一本最新的商品圖冊,喜出望外!)
讓水痴做家務
*清掃衛生間
不知為什麼,徹之喜歡廁所喜歡到了極端的境界。既然不能制止,那麼利用他這方面的好奇心,讓他做些有益的事情吧。做什麼好呢?我思考了許多。衛生間設計師、衛生間施工人員、衛生間繪圖員?而他又缺乏成為職業人員的能力。展望將來,一片迷茫。但當務之急是制止他亂闖廁所調皮搗蛋。
終於想到了這一招:利用他對廁所的酷愛,教他打掃廁所,也許有朝一日他會成為廁所清掃工呢!
著手教他清掃廁所的時候,正值辛苦地教他如何上廁所的三歲那年。
最初練習用的洗滌劑就是清掃陽臺用的去汙粉,後來更換成徹之心愛的衛生間專用洗滌劑,那是他在商店自己購買的(其實只是讓他拿好錢去收銀臺進行錢物交換)。
打掃衛生間的流程為:1。把專用洗滌劑搖晃三次,倒出;2。用馬桶刷子刷;3。按下把手抽水沖掉;4。用(我擰乾的)抹布擦拭馬桶;5。用(我擰乾的)抹布擦乾地面瓷磚。
(當時,4。5幾乎不做,3也只是遊戲而已。)
升入小學以後,為了讓他實際感受在幫忙幹家務,我畫好衛生間的簡圖,以五個圓圈代表五個作業專案的完成,做完一個圈一個。圓圈積至五個,則表示作業結束。操作途中不苛求動作精確,只要形式上完成(有那麼點意思)即可畫圈,並同時不吝表揚:“做得真好!真厲害,幫媽媽忙了!”總之,把他讚揚個夠。
最初的五六年做得不完全,事後我只得補做一遍。雖不完全,但我決不下再做一遍的指示。因為徹之特別討厭受人指示或強制,稍微一提醒注意,就馬上歇手不幹了,所以基本上由他自主,幾乎都在遊戲。
另外,徹之對泛黃的地方、髒的地方之類根本沒有感覺。總之,按照作業流程從頭到尾做一遍,持續做下去的話,總有一天會擦洗乾淨的,所謂持續就是力量。
可問題是,去別人家裡時也要打掃廁所(其實他想廁所探查)。對洋式的衛生間特別著迷,盡畫了些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