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桶的圖畫。因為對馬桶式樣經常研究,胸有成竹,所以擦得很內行。對TOTO的蹲便器也特別喜歡,擦拭起來一絲不苟(特別是商標的地方),恨不得把角角落落擦個乾淨。
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為了教他錢物交換,讓他練習購物。而購物所用的君子之財取之有道,道在勞動。作為獲取錢財的方法,我決定採取金錢激勵措施這樣教他:打掃衛生間的工作一完成,就有五個圓圈的積分,總的成五十日元的現金支付給他(能買五個巧克力)。當他明白金錢是勞動的報酬之後,幹起活來似乎有點熱情了。
直至中學三年級以後,我家的衛生間清掃可以作為一項家務完全放手讓他來完成。徹之非常稱職,把衛生間清掃得一塵不染。在讀普通高中的野合,這項本領成了課餘在外打工賺錢的資本。高中畢業以後,受僱於川崎市清掃局,成為一名正式的公職人員,清掃衛生間成了工作中的一個專案。工作態度無可挑剔,還能領一份工資。
(對水和廁所的痴迷,可以導致問題行為,也可以順勢利用,以力打力,使之成為獲得自理自立能力的基礎,從而達到以有益的行為代替無益的問題行為的目的。)
*清掃浴缸
徹之很喜歡蓄滿水的浴缸,有足夠的水供他盡情玩耍。在洗澡間的洗面盆裡漂浮著許多皂泡,玩完吹泡泡的遊戲之後,開啟水龍頭沖走,他總是興奮地注視著肥皂泡隨水滑入排水口的情景。我想把玩肥皂泡的遊戲與清掃浴缸一事聯絡起來。
於是和他一起去買清掃浴缸的專用洗滌劑。徹之選中當時電視廣告裡經常宣傳的洗滌劑,買回之後經常拿在手裡看看把玩。
剛開頭清掃浴缸的程式比較簡單:1。拔掉浴缸的下水塞栓;2。把洗滌劑的泡沫充分蹭到海綿塊上,用力塗擦浴缸外部;3。用淋浴龍頭沖洗乾淨。
需要擦拭的部位以水溶性畫筆標好,三十公分的正方形大小,教他在這個區域內反覆擦拭。
因為他很難有髒沒髒的概念,暫時讓他擦拭區域以內的地方。每天擦,這小方塊自然也擦乾淨了(剩下的地方我自己做)。
三十公分的小方塊最初只擦洗兩塊,然後增至三塊,並標上ABC(他對英文字母也感興趣)。隔些天后,由內向外,逐步擴大浴缸的擦洗範圍。
做同樣的事,讓徹之做比我自己做要多花數位的時間、水和洗滌劑,當然我自己做更省錢、省力、省時間。與他一起做的話,可以長時間成為他的合作伙伴。平時招呼他“一起玩吧”,不大有反應,現在卻能興致勃勃地和我並肩幹活了。而且以前問心訓斥他“不能搗蛋!”現在卻轉為表揚他,感謝他,我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表揚孩子非常重要,能使雙方精神愉悅。)
我有一個期待:他這麼酷愛清掃浴缸,也許有一天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這方面比我還內行,成為清潔專家吧。
我在一旁刷洗浴缸軟墊以後其他小物件,他也表示出興趣,一次次地澆上洗滌劑,幫我清洗。儘管他做起事來沒有定性,淺嘗輒止,但只要他有點興趣,就讓他做。
最後的一道工序是用水沖走泡沫,也意味著整套程式結束。他想中途停止時,就喊“水,結束),就隨便曠工了,此時離真正的結束還遠著呢。由於他過量使用洗滌劑,中途甩手的話,到處還冒著泡沫,一片狼籍,與其說是清掃,還不如說是添亂。
即使這般混亂不堪,但假以年月,就逐漸學會分開使用浴缸洗劑、去汙粉、除蟎靈,連木條板墊腳凳的背面、地面瓷磚、洗臉盆、椅子也擦洗得鋥亮可鑑。對洗滌劑瓶子上寫著危險的提示文字亦有興趣,經常一邊念著“不得混用,危險”,一邊熟練地使用。有時不小心把洗滌劑噴灑在身上,也慌亂一陣子,但隨著經驗的積累,他已經能操作自如了。
“又得到媽媽表揚了!我也能幫上忙了!”徹之似乎逐漸為自己而感到自豪了。
隨著作業工序慢慢增加,面對輪番指示,他不是膩煩逃避,就是僵硬拒絕(他也有自尊心)。有時糾纏於錯誤動作,無止無休,根本無法進展。
於是,重拾他視覺的優勢,製作好清掃程式表,按順序逐個提示。
持續數年之後,徹之學會了很多,由於作業範圍從浴缸擴充套件至整個洗澡間,清掃程式表也更換如下。
(根據徹之的作業程式,這張程式表幾度調整細化,最後定型於初中三年級時。)
1。拔開浴缸的塞栓。
2。在浴缸的外側和內側塗上洗滌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