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用海綿塊擦拭外側。
4。用海綿塊擦拭內側。
5。在海綿塊上塗上洗滌劑,擦拭水缸蓋子(表面和背面)。【譯者注:一缸熱水,全家人要輪流泡澡,為了保溫,需要浴缸蓋子。】
6。在海綿塊上塗上洗滌劑,擦拭牆壁瓷磚(每週一次)。
7。擦鏡子(每週一次)。
8。擦架子(每週一次)。
9。擦洗臉盆。
10。擦椅子。
11。用噴淋水龍頭沖掉泡沫洗淨。
以上為洗澡間的清掃程式。每天晚上,還要幹以下的活:
12。把浴缸的塞栓塞好。
13。開啟電源開關,放熱水進浴缸。
14。把浴缸用蓋子蓋上。
最初,每項做完,他就喊順序數字:“x,做完了,我來圈圈。”徹之往往把臉貼近程式表,彷彿要把那張紙看穿似的,邊看邊說:“1,圓圈。接下來,2。”如此這般,一步步推進。還不時自己逐條朗讀專案上的文字,這個專案一完成,自己主動圈圈。心情好的時候,餘勇可嘉,連續作業,做一個圈一個。有時心境欠佳,畏難而退,做生意隨機應變,比如:“5,打叉。”第5項就跳過不做(幹活丟三落四,由我事後補做。現在他已今非昔比,活幹得堪稱完美,我可以完全放手了。)
這樣,五歲左右的浴缸玩耍,在初中階段演化成浴缸清掃,狹小天地的完美打掃,竟然費時十年之久。(但先苦後甜,如今我可以放手不幹,優遊歲月,此樂何極!)
徹之實在要去鄰家窺探一番的時候,我只得央求人家:“讓我兒子給您家打掃一下洗澡間吧,就算義務勞動吧!”鄰家也樂得送個人情。果然打掃得清清爽爽,事後人家還登門道謝呢。
有件逸事特別值得一提。先前廁所探查之時,曾在街道的陽光工廠(殘疾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