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使魯國國君被強迫叩頭的儒書(詩書)。超過六十天仍不焚燬的人,處以黥刑(臉上刺字),罰做苦工。兩個人以上談論儒書的,一律處決。凡認為古代才是好的,現代都是錯的——“是古非今”的人,全家斬首。但政府圖書館收藏,供博士們研究的儒書,以及其他學派的著作,跟醫藥、卜卦、種樹的著作,不在焚燬之列。
。 想看書來
七、焚書坑儒(2)
——這是儒家學派所受到最大一次打擊,但仍准許博士們研究,所以影響不大。大的影響發生於稍後的90年代,粗野的項羽攻進咸陽後,縱火燒城,政府所儲存的圖書,包括儒家的以及其他學派的很多著作,才永久喪失。
嬴政大帝雖然焚燬儒書,目的只在限制崇古思想的傳播,對儒家學者,仍繼續保留他們的職位,而且繼續鼓勵他們研究。可是,焚書事件的第二年(公元前212年),又發生方士事件,激起嬴政大帝採取流血的鎮壓政策。兩位因法術不靈,唯恐怕被砍頭的道家方士侯生、盧生,悄悄逃走。在逃走時宣傳說:“嬴政這個人,天生兇惡,只信任他手下的官吏,博士雖然有七十餘人,不過吃吃閒飯,受不到重視。他又喜歡殺人,拒絕聽自己的過失。方士們的法術偶爾不能應驗,就被處死。他只知道煉仙丹、求仙藥。沒有人會這麼傻,把長生不死的丹藥送給他。”嬴政大帝聽到後,咆哮起來:“我聘請這麼多知識分子,目的在促進永久的和平。他們中間有人建議說可以煉仙丹求仙藥,像徐福者流,浪費了無數金錢,結果什麼都得不到。而各人之間,你攻擊我,我攻擊你,不停的互相傾害告密。侯生、盧生,我非常尊重他們,想不到卻把罪過全推到我一個人身上,用這種荒唐的話誹謗我。”於是下令把首都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