袤寬闊,風景綺麗,泉水順山而下,沿平原兩側緩緩流過,真可謂山清水秀。更為奇特的是,在平原的東西兩側,有青山兩座,成守衛之勢,儼然是兩位頂天立地的將軍。在此處興建陵墓,不只風景美好,更主要的是這裡山勢如屏、易守難攻,一旦駐軍把守,既可護衛陵寢,又便於保衛京師。朱棣立即降旨,“圈地八十里為陵區禁地”,開始動工修建長陵,並派軍守護。
朱棣不愧是明代少有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對陵區的選擇和駐軍的守衛,再一次顯示了他非凡的才華,其苦心遠見,在他死後不久便可得到證實。無論是北方的俺答、瓦刺大軍,還是努爾哈赤的鐵騎,都把十三陵視為通向北京的咽喉和畏途,從而費盡心機、不惜餘力進行攻打。即是在中原縱橫馳騁的李闖王,也是從柳溝先入德勝口,再下十三陵,只因居庸關守將投降,才使十三陵變得唇亡齒寒,導致北京陷落。
自永樂皇帝圈地築陵的聖旨傳下,黃土山四周百餘里便成為禁地,凡在此住居的百姓,十日之內必須遷往外鄉。於是,一幅悲慘的帷幕隨之拉開。官兵們披掛整齊,手持棍棒,殘忍地毆打和驅趕著遲遲不肯離去的百姓。男人推車挑擔,女人抱著嬰兒,面對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家園傾刻間變為廢墟, 不禁聲淚俱下,孩童的啼哭和老人的呼喊,在淒冷的曠野裡迴盪。其悲苦之狀,撼天地、泣鬼神。
有一叫李煥的白髮老者,面對烈焰升騰的兩間茅屋,撲臥在地,抓起一把黃土放在懷裡,死死不願離去。撕裂肺腑的哀嚎和頭上濺出的熱血,使執棒的官兵都為之動情,淚溼衣襟。最後,李煥老人口吐鮮血,一命嗚呼。永樂皇帝得知此情,感其對家園的依戀,特傳旨將他葬在天壽山旁側。至今,這座荒冢還和十三陵一樣默默地守在天壽山麓。
永樂七年,浩大的陵墓工程在黃土山下正式動工,所用軍工、民夫四十餘萬。據《太宗永樂實錄》等書記載,當年朱棣生日,在黃土山上飲酒作歌,百官上壽時為討他歡喜,稱此山為天壽山。朱棣聽罷大喜,即傳旨改黃土山為天壽山。
長陵的營建,先後用18年時間方完成。朱棣的皇后徐氏,於永樂五年去世後,在南京停屍6年,直到永樂十一年,長陵的地宮建成後,才由南京移來入葬,成為十三陵第一個入葬者。
公元1424年,朱棣第五次率大軍出征漠北,病死於歸途中。這位在歷史的中心舞臺上活動了23年的一代君王,終於走進了長陵的地下玄宮,尋找他的生前伴侶去了。
從成祖朱棣在天壽山下建造長陵起,到明代最後一個皇帝思宗朱由檢(年號崇禎)止,除景帝朱祁鈺因故別葬外,其他諸帝都在天壽山附近營葬,共十三處,成為明代中後期皇帝陵墓的集中區。陵區周圍因山勢築有圍牆,長達12公里,圍牆設垛口、城關、敵樓,駐軍守護。十三陵各陵建築自成整體,佈局、形制與皇祖朱元璋的孝陵一脈相承。祭殿在前,寢宮在後,門廊、殿堂、明樓、寶城排列得層次分明,嚴肅整齊,從宮前莊嚴的神道、石橋、無字碑,直達寶城,一線相貫,地勢逐步升高,有曲有直,有高有低,遠山近水,連成一個氣勢宏偉壯麗的建築整體。十三陵的地上或地下建築,無疑是封建剝削階級的產物。但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又是中國古代人民非凡的智慧與才華的結晶,是一種文明與文化的創造。
遺憾的是,這筆財富大都沒能完整地保留下來。從正統十四年“土木之變”,來自北方的瓦刺大軍在十三陵燃起焚燒殿宇的大火之後,這文明便開始了它悲劇性的毀滅。最能象徵十三陵各陵建築藝術與風格的祾恩殿,經過數次戰火之後,也只剩長陵的一座孤影自憐了。這座建成於宣德二年的輝煌建築,歷經五百餘年滄桑而無恙。祾恩殿以六十根金絲楠木大柱形成構架,其中,中間四根高為14.3米,直徑1.17米。這樣高大的楠木柱,是我國古建築史上獨一無二的奇蹟,即使故宮的太和殿也不能與之匹敵。祾恩殿無論是形體結構、建築風格,都堪稱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典範,它的出現同樣反映了當時國家的富庶與強盛。
……風雪早已停歇,夕陽西下,餘輝灑在起伏的山巒上,翻起銀色的光芒。蒼涼的北國之冬,一片肅靜。趙其昌、趙同海兩人經過對長陵三天的勘察,沒有發現可供發掘的線索,倒是給他們以新的啟示:這個陵墓規模太大了,能否找一個較小的陵墓進行試掘,等積累了經驗再掘長陵?
三天之後的夜晚,吳晗家中不大寬敞的書房中燈燭明亮,長陵的照片、草圖、各種資料資料和幾塊填土標本擺滿了地板。吳晗和夏鼐靜靜地聽著趙其昌的調查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