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乘龍上天,或說崩葬橋山,或說是衣冠紀念冢未有定論。黃帝是否真有陵墓存之於世,歷史上眾說紛紜,史學界一直爭論不休。如《路史》對黃帝昇仙之說提出不同意見,認為這是秦漢時期方士之言,不足為訓。《劍經》上說的則是黃帝鑄鼎以疾崩葬橋山,意指為鑄鼎時生病而死。但後面又說,五百年以後,山崩,墓內空室無屍,只存有黃帝的寶劍和赤靴。
其實,這些記載並未能說出黃帝陵的真實情況。根據中國墓葬發展過程推測,那時還不會有現在這樣的高墳大冢,更不會有陵園祭殿的建築物。那麼,現在陝西、河南、河北、甘肅甚至北京附近,現存的軒轅黃帝陵或紀念性標誌,都是後人為紀念這位祖先和心目中的英雄而修建的,裡邊根本不會有他的屍骨。但司馬遷所記,漢武帝北巡朔方回長安時,曾在黃陵縣城北面的橋山祭祀過黃帝陵,這一點應是事實。由此也可以斷定,橋山黃帝陵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傳說歷史。
在中國歷史上,關於帝王陵墓最早的可靠的記載,當是陝西省驪山的秦始皇陵。據《史記》載:“始皇即位,穿治驪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萬人,穿三泉……”秦始皇十三歲即秦王位,不久就在驪山開始營建陵墓。統一天下後,又從全國徵發來70多萬人參加修築,直至他50歲死時還未竣工,秦二世又修二年,前後共費時近四十年方完成這一浩大工程。
《史記》中,對陵的地下宮殿及陳設也有記述:地宮極其深邃而堅固,它不但砌築“紋石”,堵絕了地下泉流,而且還塗有“丹漆”,起到了防潮作用。墓中建有宮殿及百官位次,放滿珠玉珍寶,燃燒著用人魚膏(一種四腳魚,似人形,生活在東海中)熬的蠟燭,永久不滅。地宮中設有防備盜墓而自動發射的弩機暗箭,並在棺槨四周灌注水銀,如同江河湖海圍繞,機械轉動,川流不息。上面象形日月天體,下面象形山川地理……作者還告訴後人,“二世葬始皇,令宮內宮女,凡無子女者,具殉葬;凡參修墓室之工匠,具另坑活埋之。”秦始皇入葬兩千多年後,發掘人員在陵西南約1400米的姚池頭和趙背後村發現有刑徒墓葬。這個佔地1020平方米的“衣葬墳場”裡,雜亂的骨殖竟然鋪了一米多厚。這或許正是司馬遷在《史記)中所記載的那些修陵工匠的歸宿。
秦末戰火中,秦始皇陵遭到了極大的浩劫。項羽入關以30萬人發掘陵墓,寶器一月未能運完,最後付之一炬,大火一連三個月而不滅。後來,一個牧羊人因羊群跑進項羽部下所挖的始皇陵洞穴,便手執火把進洞搜尋,從而又引起洞內一場大火,地宮內的建築全被燒燬。五代時軍閥溫韜以籌餉為名,復又進行大規模盜掘,陵中珠玉寶物被洗劫一空。
據《漢書》載,建元二年,也就是漢武帝即位第二年,也開始為自己營建“壽宮”,一直修了53年才竣工,等到武帝死後,陵上栽的樹木已長得可以合抱了。陵墓高12丈,深13丈,墓室高1丈7尺,四門埋設暗劍、伏弩等機關,以防被盜,在開始營建的同時,遷各地富豪27萬人到陵區居住。著名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就是這時由夏陽搬到這裡的。西漢末年,赤眉軍佔領長安時,曾“破茂陵取物猶不盡”,其實在這之前,陵墓早已被當地匪兵盜掘過了。
為省人力物力,同時也防被盜,唐代帝王陵一開始就採用了以山為陵的形式,利用山的丘峰作為陵墓的墳頭。安葬李世民的昭陵,就選擇了長安西北海拔1188米的九■山為墳,鑿山建造而成。史料記載,這一葬法是由李世民的結髮之妻長孫皇后提出的。她先李世民而死,臨終前對李世民說,為了節儉,尚需薄葬,“請因山而葬,勿需起墳”。實際上這是李世民自己的主張,不過借皇后之口提出而已。在他為長孫皇后所撰碑文上就曾說:“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已有。今因九■山為陵,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奸盜息心,存沒無累。”
我們今天看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和高宗武后合葬的乾陵這兩處以山為墳的陵寢,其氣勢之雄偉,連秦始皇陵的碩大封土也難以與之匹敵。至於防止盜掘,昭陵卻未能逃脫,唐亡時軍閥溫韜率兵挖掘,曾運出金珠寶器無以數計。看來李世民並非真的“薄葬”。唯獨高宗和武則天的乾陵至今沒被盜掘,大概與山石堅固、巨石鉛水封門有很大關係。
唐以後的諸家皇陵,大都有暗箭、弓弩、毒氣之說,但多數還是遭到了後人的洗劫。至於盜掘中這些暗箭、弓弩、毒氣到底是否發揮作用,發揮了多大作用,官方史料並無記載。只有一些野史敘說了盜墓者的詳細盜掘經過和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