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被仔細記錄:他們吃飯花了多少錢,來自哪個國家,什麼身份,下一個目的地是哪裡。
這不是帶著懷疑的眼光進行盤查,而是要準確地掌握什麼人在進出中國,他們在中國都幹了些什麼,特別是(考慮到關稅)他們所攜帶的貨物的價值。所有這些複雜的行政措施都為我們展示出當時的都城長安(現稱西安)是如何面對一個似乎正變得越來越小的世界。我們通常把全球化看作是當代社會獨有的現象,但早在2000年前,全球化就已經是事實,它提供著機遇,帶來了問題,也推動著技術的進步。
在當時,幾千英里之外發生的變化會直接刺激到當地的奢侈品需求,以及人們購買奢侈品的能力。
在波斯,塞琉古的後代於公元前247年被一個叫阿薩西斯(Arsaces)的人所推翻。他的後代被稱為安息人(Arsacid),鞏固了自身的統治地位,並決定擴充套件其勢力範圍。他們巧妙地借用歷史,將希臘和波斯的觀念融合,締造了一個強大的帝國,從而開創了一段穩定繁榮的時期。
然而,最大的刺激莫過於地中海周圍發生的事情了。坐落在義大利西海岸線正中央的一個不起眼的小鎮,經過慢慢的努力發展,從一個閉塞之地逐漸崛起成為地區間的強大勢力。在奪取沿岸的一座座城市之後,羅馬開始統治整個地中海西岸地區。至公元前1世紀中葉,羅馬的擴張極具雄心,進展神速。它的目標也堅定地鎖定在東方。
羅馬已經發展成一個非常有競爭力的大國,它重視軍事力量,崇尚暴力和殺戮。角鬥已經成為一種定期舉辦的公眾娛樂活動。角鬥場上,戰勝外國族裔和其他超乎自然的壯舉都會得到瘋狂的喝彩。城中遍佈各處的凱旋門每日都在提醒忙碌的市民羅馬所取得的戰績。軍國主義、英勇無畏、崇尚榮耀被作為關鍵特性灌輸給這座充滿野心的城市——它的未來不可限量。
羅馬的強大靠的是按標準要求訓練出來的軍隊。士兵必須能在5小時內走完至少20英里的路程,同時能負重至少50磅以上的裝備。為了保證部隊的凝聚力,士兵被禁止娶妻。經過嚴格訓練,士兵們個個身強力壯。這些年輕人從小就對個人能力充滿信心,堅信他們的使命就是成為構建羅馬帝國的一塊基石。
羅馬在公元前52年征服了高盧(大致相當於今天的法蘭西、荷蘭以及德國西部地區),並攫取了數量巨大的戰利品,甚至都影響到了羅馬的黃金價格。不過,歐洲可以征服的地方只有那麼多,而且沒有什麼發展前景光明的地方。帝國若想壯大,必須擁有大量的城市,由此徵取足夠多的稅收;帝國若想輝煌,必須擁有藝人和工匠——他們的精湛技藝讓有錢人相互攀比炫耀,並由此獲得高昂報酬。像不列顛這樣的地方不可能為羅馬帝國增添任何價值。駐紮在不列顛計程車兵在家信中說,這地方就是冷漠、孤獨和無望的代名詞。
羅馬的崛起和歐洲這片缺乏資源以及(充滿納稅人的)城市的大陸沒有太大的關係,真正推動羅馬成為帝國的因素是它能夠重新將目標定位於地中海以東。羅馬的成功和榮耀始於對埃及的佔領,以及將矛頭對準更遠的東方——亞洲。
亞歷山大大帝的護衛官托勒密(Ptolemy)及其後代曾統治埃及近三百年之久。尼羅河的洪水帶來糧食的大豐收,埃及仰仗著這條河流創造了輝煌的財富。豐收的果實不僅能滿足當地人口的需求,而且有大量剩餘可以支援尼羅河口的亞歷山大港。據一位當代學者記載,亞歷山大港已發展成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元前1世紀時的人口就多達30萬。糧食的運輸受到嚴格的監管,每次裝船前船長都要進行莊嚴宣誓,然後拿到一張由皇家官吏派發的收據,這時才可以拿到糧食、上船出發。
羅馬長期以來一直貪婪地覬覦著埃及。羅馬大帝尤利烏斯?凱撒遇刺後,埃及豔后克里奧佩特拉捲入到混亂的權力鬥爭中,這給羅馬創造了可乘之機。在公元前30年的亞克興(Actium)戰役中,豔后成為馬克?安東尼的情人。他們的同盟激怒了羅馬帝國的統治者,憤怒而狡詐的屋大維不久便向埃及豔后宣戰,羅馬大軍直逼亞歷山大港。克里奧佩特拉做出了一系列既不成熟又不奏效的防禦決策,最後不得不選擇自殺——或被毒蛇咬傷致死,或可能吞下自制的毒藥。埃及很快成了羅馬的囊中之物。屋大維離開羅馬的時候是位將軍,返回的時候是羅馬的最高統治者——元老院賜封他為“奧古斯都”。羅馬已成為真正的帝國。
征服埃及改變了羅馬的命運。他們獲得了尼羅河谷大面積的莊稼收成,導致糧食價格急速下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