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2 / 4)

北方新貿易網的角度來看,東方商品(絲綢、調料、胡椒、硬木等)運輸通道的變更似乎並沒有給他們帶來太大影響,他們無須在基督教的君士坦丁堡和穆斯林的巴格達之間進行任何選擇。就算有影響的話也是好的影響,有兩條可能的買賣通道總比只有一條強。人們在挪威出土的奧塞貝格號(Oseberg)海盜船上拼接修復了一百多塊絲綢斷片,證明運抵斯堪的納維亞的絲綢數量巨大;在維京人的墓穴中同樣發現了來自拜占庭和波斯的絲綢,這些墓穴主人生前喜愛的高貴物品都被用來隨葬。

即便到了11世紀中葉,仍有人認為他們能像先輩一樣在東方的伊斯蘭土地上發大財。比如,有位叫托拉的婦女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附近的梅拉湖(M?lar)豎了一座刻有盧恩文字(rune)的石碑,目的是紀念她的兒子哈拉爾德及其戰友。石頭上寫著:“像其他男人一樣,他們遠行去尋找黃金”,他們成功了,但後來死在了“撒蘭(Serkland)南部”——也就是說,死在了撒拉遜人即穆斯林的轄地。還有一塊石碑是古德列夫為紀念他兒子斯拉格夫設立的,他“最後在花剌子模喪生”。薩迦(saga)文學中關於哈拉爾德的兄弟英格瓦的故事,同樣記載了斯堪的納維亞人採取大膽行動到裡海及更遠地區探險的經歷。事實上,近來的研究資料表明,在這一時期的波斯灣沿岸,很可能已經存在一個由維京人建立的殖民地。

然而,人們的興趣仍然集中在東方的基督教,集中在拜占庭。隨著西歐人眼界的開拓,那裡的人們越來越渴望拜訪耶穌基督曾經生活、死去並復活的土地。不難理解,能夠前往耶路撒冷朝聖是一種多麼高的榮耀。親臨聖城的熱情還凸顯了西方基督教遺物的匱乏,特別是和拜占庭帝國相比。早在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海倫娜(Helena)就已經開始將一些聖物帶回到君士坦丁堡。到了11世紀,城中收藏的珍品數量已令人震驚,包括釘過耶穌的聖釘、聖荊棘冠、支離破碎的聖袍、部分真十字架,還有聖母瑪麗亞的頭髮和施洗約翰的頭顱。相比之下,歐洲留存下的遺物幾乎毫無記載。儘管國王、城市和教堂都在日益富裕,但這些物質成就似乎都和耶穌及其門徒的故事沒有太大關係。

作為基督教的發源地和守護城,耶路撒冷和君士坦丁堡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前來,尤其是帝國的首都——他們或是從事貿易,或是侍奉他人,或僅僅是在前往聖地的旅途中路過。來自斯堪的納維亞和不列顛群島的人能夠順利進入瓦蘭吉衛隊(Varangian guard,負責保衛拜占庭皇帝的精銳部隊)。加入衛隊後來成為一種固定的儀式,像哈拉爾德?西格奧爾森(Haraldr Sigurearson)這樣的人——後來的挪威國王,以哈拉爾?哈德拉達(Harald Hardrada)著稱——都曾在衛隊中服役過一段時間,然後才返回家鄉。君士坦丁堡的召喚在11世紀的整個歐洲都得到了巨大的迴響。有文獻記載,在11世紀,君士坦丁堡是不列顛、義大利、法蘭西和日耳曼許多男人夢想中的家園——當然還包括基輔、斯堪的納維亞和冰島等地。威尼斯、比薩、阿瑪爾菲、熱那亞的商人都在該城建立了聚居地,為的是將貨物運回家鄉。

關鍵地點不是在巴黎或倫敦、德國或義大利,而是在東方。和東方連線的城市才是最重要的,如諾夫哥羅德和克里米亞的赫爾松(Kherson),也就是那些聯絡著亞洲脊樑通道——絲綢之路上的城市。在11世紀下半葉與外界建立聯姻後,基輔成為了中世紀的中心城市。雅羅斯拉夫(Yaroslav,1054年前的基輔大公)的四個女兒,分別嫁給了挪威國王、匈牙利國王、瑞典國王和法蘭西國王;一個兒子娶了波蘭國王的女兒,另一個兒子和君士坦丁堡的皇室女子成親。下一代的聯姻更加引人注目,羅斯的兩位公主分別嫁給了匈牙利國王、波蘭和德國的皇帝亨利四世。此外,像吉莎(Gytha)——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二世莫諾馬赫(Vladimir II Monomakh)的妻子——其實是英格蘭國王哈羅德二世(Harold II,1066年在黑斯廷斯戰役中遇難)的女兒。基輔統治者是當時歐洲對外聯絡最活躍的一個王公家族。

眾多的城鎮和聚集地也如雨後春筍般在俄羅斯各地湧現,就像是一串長長珍珠項鍊。柳別奇(Lyubech)、斯摩稜斯克(Smolensk)、明斯克(Minsk)、波洛茨克(Polotsk)等城鎮正隨著基輔一道成長,在它們前面發展起來的還有切爾尼戈夫(Chernigov)和諾夫哥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