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2 / 4)

那樣,沒人關心會發生什麼。他表示:“我們可以從巴格達選出三個最胖的人,或者三個鬍子最長的人,推舉他們作為阿拉伯的統治者,這都無關緊要。”英國需要的只是一個能夠牢記與佔領軍合作的好處的領導人。當然,這免不了大量的行賄。

然而,英國還面臨著另外一些比梳理該地區未來政治架構更重要、更嚴峻的問題。不少英國人甚至在《賽克斯—皮科協定》墨跡未乾時就已經提出對該協定進行修訂。這並非出於對帝國主義秘密交易的良心不安,而是因為前海軍情報機構負責人、海軍上將斯雷德的一份報告,他曾經於1913年負責波斯的石油勘探專案,並且在不久之後被任命為英波石油公司的理事。斯雷德強調,“在任何情況下,我們對波斯油田的使用權都不能被幹擾”,而且在該地區的其他地方也應如此。他補充道,有證據表明,“美索不達米亞、科威特、巴林和阿拉伯半島”都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他強烈建議重新劃定《賽克斯…皮科協定》中的分界線,盡最大可能將這些地方納入英國的控制下:“必須確保對這些地區石油的所有權利,這樣其他國家就無法透過開採石油而為自己謀利。”英國外務部緊張地注視著局勢的發展,並從歐洲各個報紙上搜集關於德國要求“波斯灣海域自由化”的文章,這意味著英國不得不鞏固它在這一地區的地位,而且越早越好。

戰爭剛剛結束幾周後的1918年底,英國人設法得到了他們想要的:首相戴維?勞合?喬治說服了法國總統克列孟梭(Clemenceau)同意修改協定,並放棄摩蘇爾及周邊地區。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部分原因是利用了法國人害怕英國有可能阻礙他們在敘利亞建立保護國的心理;同時,英國人還暗示他們對馬上就要召開的有關阿爾薩斯…洛林地區(Alsace…Lorraine)歸屬問題的談判尚不確定支援法國。克列孟梭在倫敦直截了當地問勞合?喬治:“您想要什麼?”英國首相回答:“我想要摩蘇爾。”“您會得到它的。還有別的嗎?”“是的,我還想要耶路撒冷。”回答是同樣的:“您會得到它的。”勞合?喬治手下的一位高階文員回憶道:克列孟梭“誠實可靠,而且絕不反悔”。

蘇伊士運河是大英帝國最重要的命脈之一,英國人自1888年起就一直控制著它。鑑於巴勒斯坦的地理位置使它能夠充當抵禦任何對蘇伊士運河攻擊的緩衝地帶,英國同樣將巴勒斯坦視為一個目標。因此,當英國軍隊進入巴格達後,他們從東部繼續向巴勒斯坦進發;同時,在1917年夏不可思議地攻克了亞喀巴港的、來自沙漠的托馬斯?愛德華?勞倫斯(T。 E。 Lawrence)也從南面趕來。儘管在德軍總參謀長埃裡希?馮?法金漢(Erich von Falkenhayn)將軍的領導下,土耳其第七軍和第八軍發動了猛烈的反攻,但是幾個月後,耶路撒冷還是陷落了。英軍上將埃德蒙?艾倫比(Edmund Allenby)步行進入該城,以示敬意。英國首相將佔領耶路撒冷稱作“賜予英國人的聖誕禮物”。

英國人看重巴勒斯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越來越多不斷湧入英國的猶太移民加深著英國人的擔心:1880年至1920年間,僅從俄羅斯移民到英國的猶太人數量就增長了五倍。在20世紀初,曾經有過關於在東非找一塊地方安置猶太移民的討論,但是隨著戰爭的爆發,人們將目光轉向了巴勒斯坦。1917年,外務大臣亞瑟?貝爾福寫給羅斯柴爾德勳爵的一封信被洩露給了《泰晤士報》,信中提到:“英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國家,作為猶太人的祖國。”這一為猶太人指定一塊定居地的設想被稱為《貝爾福宣言》,後來貝爾福在上議院中將其形容為“解決由來已久且棘手的猶太人問題的一個部分方案”。

除了出於為歐洲的猶太人建立一個祖國的考慮,巴勒斯坦那臨近油田且位於通向地中海輸油管終點站的地理位置,也同樣吸引了英國人的目光。規劃人員指出,它將省去一千英里的運輸路程,並且將使英國能夠“有效地控制有可能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油田”。因而,英國人不可避免地會在巴勒斯坦爭取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而且還要控制海法,這裡的優質深水港是將石油裝上英國油輪的理想地點——輸油管也必然會通到這裡,而不是北部法國控制下的敘利亞。

隨著英國戰略的實施,海法將成為來自美索不達米亞的輸油管的完美終點。它確實不負眾望,到1940年時,有超過400萬噸的石油是透過這條一戰後修建的輸油管輸送的,這些石油足以支撐地中海艦隊的需求。《時代》雜誌將其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