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3 / 4)

生動的警告:敵人的做法很可能會違反國際法和違揹人性,這些政委(missar,對蘇聯政治精英的簡稱)的戰鬥方式只能用“野蠻和亞細亞式”來形容,因此對他們不能心存任何仁慈。

第二十章

屠殺之路

在入侵蘇聯前的集結過程中,德軍將士得到的指令是一致而殘酷的:盡一切努力奪取南部的麥田。戰士們被告知,他們應該想象,蘇聯人所吃的食物是從德國兒童的嘴裡奪走的。高階軍官告訴他們計程車兵,德國的未來取決於他們的勝利。艾裡希?霍普納(Erich Hoepner)上將在巴巴羅薩戰役打響前一刻給裝甲集團軍釋出的作戰命令中說,俄羅斯人必須被粉碎,被史無前例地粉碎。每一次的軍事行動都必須貫徹鋼鐵一般的意志,無情地將敵人徹底消滅。軍隊中充斥著對斯拉夫人的鄙視以及對布林什維克和猶太人的厭惡。正如一位傑出的歷史學家所指出的,這些混雜在一起的“意識形態發酵劑,很容易使普通人變成大屠殺的從犯”。

希特勒一邊在加緊實施恐怖政策,一邊在幻想未來:克里米亞應該成為德國的裡維埃拉(Riviera);如果能將這個位於黑海的半島透過高速公路與祖國連線在一起,讓每個德國人都能開著大眾汽車到此遊玩,這該有多美妙啊!他異想天開地希望自己能夠年輕幾歲,這樣就可以看著這些一步步成為現實。一想到將錯過數十年後那些激動人心的時刻,他便感到失落。希姆萊(Himmler)同樣構想了一個美好的未來:“珍珠般的定居點”上住滿了殖民者,周圍被鄉村環繞,以此為家的德國農民正在肥沃的黑土地上收割莊稼。

在希特勒及其最親密的同事看來,擴張德國資源基地的計劃有兩個模板可供參考:在廣闊的東方新疆土上蓋上德國的烙印,參照的是英國人在印度次大陸的做法;用一小部分德國移民管理俄羅斯,就好比少數英國人統治著印度。歐洲文明將戰勝次等文明。納粹領導層不斷地提及印度的英國人,視其為少數人實現大規模治理的範本。

不過,希特勒還經常提到另外一種類似的可作參照的模式:美國。希特勒告訴新任命的東部佔領區行政長官阿爾弗雷德?羅森堡(Alfred Rosenberg),德國需要參照歐洲移民對待北美土著的做法,必須驅逐甚至消滅當地居民。他宣稱,伏爾加河將成為德國的密西西比河,成為文明世界與無序世界的邊境線。他說道,19世紀定居在美國大平原的那些人必將遷回到東方。他信心十足地預言,德國人、荷蘭人、斯堪的納維亞人和美國人都將在充滿機會的新大陸上找到前程、得到回報。烏克蘭以及向東延伸的俄羅斯南部土地,將有助於世界新秩序的建立。希特勒宣佈:這是美國夢的終結,“為人們提供無限機遇的將不再是美洲,而是歐洲”。

他的興奮不僅僅來自於黑海和裡海北岸一帶展現出來的前景,其他所有地方的跡象都讓德國人激動不已。德軍採取的是鉗形攻勢,一支從北方向世界中心地帶進發,另外一支從南部進入北非和中東。1941年,北非沙漠中一連串閃電般的勝利將隆美爾(Rommel)和非洲軍團帶到了埃及,並準備進攻關鍵的蘇伊士運河,就像巴巴羅薩行動那樣。同時,法國的陷落使得德國空軍能夠使用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敘利亞和黎凡特修建的空軍基地,從而進一步擴張了德國的地盤。

世界的命運懸於一線。一切的關鍵都似乎取決於進攻蘇聯的時間表,以及斯大林是否會意外地被人取代。發動進攻的時機必須是在農作物播種之後、收穫之前,這樣有利於進入俄羅斯的德國軍隊。1940年與莫斯科簽訂的協議已經為德國人帶來了一百萬噸的蘇聯穀物、幾乎同樣數量的石油以及大量的鐵礦石和錳礦石。等到1941年5月另外一批貨物運輸完畢,動手的日子就不遠了。

1941年初夏,對在東部集結的德國軍隊感到擔憂的國防部長鐵木辛哥(Timoshenko)元帥和格奧爾吉?朱可夫(Georgi Zhukov)將軍向斯大林建議先發制人,出兵進攻華沙、波蘭北部和普魯士。斯大林不假思索地否定了這一計劃,並且非常生氣地問道:“你瘋了嗎?你想要激怒德國人嗎?”接著又轉向鐵木辛哥:“大家都看看……鐵木辛哥身體健壯,而且有個大腦袋,但是顯然腦仁很小。”然後他威脅道,“如果你激怒了邊境上的德國人,不經允許擅自行動,你的腦袋就掉了。”說完,他轉身甩門而出。

斯大林並不是不相信希特勒將要發動進攻,而是認為他現在還不敢。事實上,斯大林之所以要親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