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僅僅是在亞洲。
由伊格納提耶夫等人主導的這一計劃收穫了成效。在克里米亞戰爭結束後的15年內,俄羅斯未費一兵一卒就將數十萬平方英里的土地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一位老練的觀察員在一份1861年提交給倫敦外務部的報告中指出,組織有序的探險活動加上巧妙施加於中國的外交壓力,使得俄國“於短短的十年間”就在遠東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沒過多久,大草原南部的更多疆域以及那些遍佈亞洲心臟地帶的綠洲,統統落入了俄羅斯人囊中。到了19世紀60年代末,塔什干、撒馬爾罕、布哈拉以及富饒的費爾干納谷地中的絕大部分,都成了聖彼得堡的附庸國,並且最終都會被帝國吞併。俄羅斯正在打造屬於自己的龐大貿易交通網路,該網路將俄國的西部邊界與東方的符拉迪沃斯託克(Vladivostok)、北部的白海(White Sea)與南部的高加索山脈和中亞全都連線在一起。
當然,事情並不可能一帆風順。儘管在克里米亞潰敗之後立馬啟動了現代化改革,但俄羅斯人在大踏步前進的過程中還是拉傷了肌肉。帝國的轉型需要籌集大量的資金,出於地緣政治和財政考慮,俄羅斯只能將阿拉斯加賤賣給美國。儘管如此,英國人還是越來越擔心俄羅斯崛起所帶來的威脅。倫敦的意見是儘可能想辦法挽回頹勢;或者,如果不行的話,就將俄羅斯的注意力轉移至別的地方。
第十六章
戰爭之路
19世紀末,俄羅斯人的野心急速膨脹。沒過多久,他們就廢除了《巴黎和約》中所有關於黑海的條款。俄羅斯一個接一個地說服了歐洲各國政府,默許從整體上修改和約,或刪去相關條款。絕大部分國家都沒有提出反對,只有一個例外:英國。1870年冬,英國內閣收到的關於廢除條款的提議副本被洩露給了聖彼得堡的媒體,同時洩露的還有倫敦斷然拒絕的訊息。戈爾恰科夫公爵推波助瀾的努力在俄羅斯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英國媒體對此義憤填膺。
《旁觀者》(Spectator)雜誌宣稱,俄羅斯想要重新談判的企圖是十分惡劣的,“是對歐洲法律、國際道義和英國政策的公然挑釁和藐視”。不少人相信戰爭迫在眉睫,因為除了使用武力遏制俄羅斯外,英國別無他法。約翰?斯圖亞特?密爾(John Stuart Mill)在給《泰晤士報》(The Times)的信中寫道:國人對此事的反應非常激烈;這些行動也許是在挑釁,但是不應該觸發軍事衝突。在給外務大臣格蘭維爾勳爵(Lord Granville)的電報中,維多利亞女王也同意:“能否給這些主要報刊一點暗示,不要在這裡鼓動戰爭情緒?”
引起英國人擔憂的,與其說是黑海的局勢,不如說是俄羅斯不斷秀肌肉的行為。採取軍事行動不切實際,手裡又是一副政治爛牌,英國人除了讓步別無選擇。這也讓首相威廉?格萊斯頓(William Gladstone)遭受到眾議院富有魅力的政客本傑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的冷嘲熱諷。俄羅斯得到了它想要的,即能夠在黑海沿岸自由活動,以及在克里米亞和黑海北部沿岸的港口部署戰艦的權力。一位英國目擊者稱,這一“勝利”結果使聖彼得堡感到非常滿意。據說沙皇亞歷山大二世(Alexander II)私下裡為此欣喜若狂,他下令在冬宮的小教堂演唱《感恩曲》(Te Deum),之後在聖彼得保羅大教堂“虔誠地祈禱了一段時間”。
英國人無法將其經濟實力轉化為外交和政治上的成功。但他們很快便想出了一些新的手段。關於英國統治者稱號的議題被提交討論:考慮到英國治下的領土、地域和人口的規模和分佈,有人提議應該將君主的頭銜從國王升級為皇帝。這一修飾性的改變在國會引發了激烈的爭論,想要更改沿用了數個世紀的級別、頭銜和名稱的主意嚇壞了傳統主義者。格蘭維爾勳爵告訴上議院,國王對下一級的統治者擁有最高權威,沒有必要升級君主的頭銜。他宣稱:“議員們,關於女王陛下本人的尊嚴,沒有什麼比‘維多利亞’‘大不列顛及愛爾蘭女王’這樣的頭銜更有吸引力了。”這才是君主應有的名稱。
問題的關鍵在於俄羅斯和沙皇。除了可以追溯到羅馬帝國外(沙皇Tsar是凱撒Caesar的簡化形式),為了在官方外交和正式場合中顯示出他所有的榮耀,沙皇的正式頭銜中羅列了完備而冗長的統治地區名單。在19世紀70年代中葉,新首相本傑明?迪斯雷利向國會強調,一個高於女王的頭銜將提升印度人民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