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2 / 4)

走下車,站在夢中縈繞千回的獨木橋頭,遠望隔岸雍丘,歷經二百年風雨的太學建築群屹立不倒,仰望石刻“帝之輔弼,國之棟樑”,不禁眼眶溼潤。

按理蔡邕要遠去三十里外迎接鄭玄,可太監們反對。

鄭玄站在橋頭朝雍丘內望去,怎麼連個人影都沒有,是不是太學今日放假?沒人接待他,到哪裡去找人?蔡伯喈在哪兒?

鄭玄正在滿懷疑惑,猛然看見蔡邕跟何顒各率領一隊穿著黑色院服的師生碎步小跑而來。蔡邕高呼:我等恭迎先生歸來!

所有人都恭敬地下跪,從鄭玄腳下,一直跪過獨木橋、闕門、迴廊、過道。曹操、張邈等人作為高年級學生,跪在獨木橋上。

鄭玄趕緊上前,想要拉起蔡邕:總長大人,請起,康成怎麼經受得起?

蔡邕並不起來,伏地大拜:伯喈率領全院師生給先生接風。

鄭玄再往左右看去,全院四百多名師生跪滿道路。除了皇帝,至今沒人能享此殊榮。

所有人都一起高呼:我等恭迎先生,為先生洗塵!

鄭玄被眼前的場景震撼,所有苦累早已拋向雲霄!

這不是數百學生和教授,這是全國最高、唯一的太學!這是全國最高學術機構向鄭玄致敬!

教授們齊聲說:歡迎前輩回院賜教!

學子們喊:恭迎學長歸來!

鄭玄在一片不停息的歡呼聲中,淚水在心海澎湃!

昔日恩師不再,被迫壯遊求學、遭受劫難,今又重新踏進您的懷抱!如同再落魄的兒子,也要最終回到母親的懷抱!再年邁的母親,也會渴盼遠方的遊子!

走得再遠的學子,也思念著最親愛的母校!

鄭玄在內心歡呼:我闊別多年的母校!您的兒子,回來了!

在鄭玄的一再要求下,對蔡邕行三跪九拜大禮。

這是學子對母校的敬愛,和對師長的崇敬!

鄭玄在所有學子的注視下,極其規範莊重地做著每個動作,使得太學的學子們被他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

曹操跪在獨木橋上,猜測這位被喻為“經神”的鄭玄,他真有那麼神嗎?

課堂上,熱烈的掌聲,把曹操的思緒從前天下午的歡迎儀式上拽回來。學生們被鄭玄通俗易懂又奧妙無窮的講解吸引。

曹操用他一貫喜歡開口提問的風格,毫無懸念地跟他一生的偶像進行直面對撞。

在師生自由交流階段,曹操站起來解說對老子那句話的認識,他認為自然、道、天、地、人的關係可以反過來理解:自然有道,道含天地,天地間人為貴!天地本無情,人間真情在!

曹操此語一出,震驚四座!諸位不是為他的見解,而是驚於他敢公然和鄭玄叫板。

所有人都朝他看去,有不解、有責怪、還有擔憂和嘲諷。

鄭玄微笑,緩緩地說:天地的情意,基於我們人類的感受和認識,情感是相互的,有交流的。只有我們有情,才會感受到天地之情的存在,若胸中無情,不光是天地,萬物皆成無情之物。

學生群中紛紛點頭。

曹操不甘示弱,再次站起來:先生,不是有人說“天不老,天無情,天才不死”嗎?

鄭玄點頭,對曹操說:天是不老,但不代表天無情。人會老,但不代表有情。而我寧願為有情愛而老、而死。我將用我的老和死,跪謝我曾經獲得的生命!

場中一片沸騰!曹操也興奮地鼓掌!

學生們真正聽到了聖人的聲音,感受到“經神”的情懷。

鄭玄也是人,也有溫暖的情感和憂傷的愛戀,對生命、對美好事物,唯有用愛對待,才最珍貴!

又有學生問了很多一直困惑的問題,鄭玄都一一耐心解答,博得學生陣陣喝彩,掌聲如夏日的陣雨,此起彼伏。

鄭玄的結束語:我所理解的十三經,包含自我修養、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監督、自我完善。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學術經典,是我們透過學習完善自身,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誠、至仁、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完美結合,獲得對自然規律瞭然於胸、進可做事為民、退可守身自修的達觀人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遇到逆境,要像萬物等待春天那樣具有耐心,遇到順境,要像天地那樣一日兩重變化,一年四季區分,審視自己的作為。

“自我”的覺醒和完善,有頓悟,也有循序漸進的徹誤,這個過程有開始,沒有停頓,結束在生命終結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