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3 / 4)

人”。人的生存狀態,分為三種:有統治別人的人,有被人統治的人,有既不能統治別人又不被別人統治的人。

為什麼?

統治別人的人兵強糧足,卻不主動製造禍端,荼毒自己國家的人民;被統治的人們不一樣,這些人德行不高,不尊重義氣,喜歡讓別人統治;可自己又喜歡名和利,不得不去奉迎取巧,阿附權門。想想那些公卿大臣人前富貴,人後受罪。無不是依靠聲色犬馬,拉攏上級得來晉升機會,這類人活得最累。第三種人:人進他進,人退他退,人勞他勞,人閒他閒,進退勞閒,自成章體。遊離三界外,不在世俗中。溫飽自及、談經論典。朝聞道,夕可死,和聖人隔空對話。這就是不想統治別人,也不被統治的人。

門外曹操聽到屋內傳來士子們的歌聲:生如閒雲,形似野鶴。居人境之外,住桃源之濱……

袁紹出生三公世家,無論家世和學識淵源都在曹操之上。

自從他歸隱汝南老家,除了守孝和讀書,又不能近女色,總要找人說話,談論他平日所習,於是牽頭舉辦“汝南十日談”,每十天一期。他遠離在洛陽任職的袁術,少了紛擾和欺負,倒能安心提高自我,博學和善辯繼他英俊的容貌之後讓人印象深刻。

參加論壇人員的資格,必須由袁紹親自稽核,稽核重點:家世、出生、長相、才學、德行。還要考核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有沒有新思維?能不能出新觀點?為人是不是清標異稟?袁紹不喜歡俗世濁物。

可能是遠離了人間煙火,獨居守孝久了的緣故。

曹操能來訪,袁紹格外高興。座中十數人用品評的目光掃視曹操,不斷的鞠躬問候。其中兩人曹操認識,一個是汝南學子許攸,另一個正是曹操曾出手相救過的何顒。

曹操在頓丘期間,何顒因為幫助曹操上交壯遊報告惹怒曹節,受人陷害,從太學逃亡,回到汝南老家,現改名“何用”。因是舊日教務總長,投在袁紹門下,寄居在離此不遠的三慮巷。白天和袁紹坐而論道,順便在袁家吃飯。袁紹時常貼補,幫他供養一家老小。

皆坐定,曹操是來客,話題自然集中到他這裡。曹操任職的頓丘跟濮陽相隔不遠,袁紹曾任濮陽令,對那兒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民風也很瞭解,直說:那兒的條件實在太艱苦,是個人都不會在那熬下去,事實證明我當初離開濮陽是多麼的明智。

眾人點頭贊同。

袁紹見只有曹操笑而不答,詢問曹操在頓丘當縣令的狀況。提起頓丘,曹操來了精神,就像打鐵的談火候,乘船的談風浪一般,如同說評書般地把他在頓丘的經歷捋了一遍,足足花了半個時辰,說得眾人紛紛稱讚。這令袁紹很不愉快。座中人感覺到袁紹有變,不敢迎合曹操的談興,要不然他可以講到深夜。

袁紹向來對別人的成就心懷疑問,挖苦曹操:你在頓丘幹得那麼出色,又何故遠涉汝南?

曹操再次辦了件不懂事的事,他把許劭寫的竹簡拿出來很自得地拿給諸位看。

袁紹接過去看,讀出聲來:君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英雄。

曹操等待眾人的讚許。沒想到袁紹和許劭及眾士子們哈哈大笑,說那“月旦評”都是蒙外地鄉野之人,許劭要是生活在堯舜時代就不會被餓死,因為至少他還能當個巫師混口飯吃。你堂堂大司農的兒子怎麼相信這個?他騙了你多少錢?

曹操面帶羞色,說沒花什麼錢,就將竹簡放進袖內。

袁紹又講起曹操當初在太學的那些荒唐事,什麼搶新娘子割舌頭,惹得諸位一陣陣爆笑。

何顒問曹操,你的畢業報告真的是你遊歷河南河北後寫的嗎?

曹操保證,千真萬確。

何顒嘆息:我當時還在你的報告上特地加了硃砂記號,還跟蔡大總長說起你。

眾人來了興趣,問何顒說起曹操什麼,他卻王顧左右而言他,這是為什麼?

那種狀態多無奈

何顒當時跟蔡邕說:漢家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但見袁紹在座,他性情外寬內緊,免得尷尬,便推說年代久遠已經記不清。

曹操和諸位都表示遺憾,曹操問袁紹為什麼這麼多年不去洛陽?袁紹微笑著用手臂做一個包括所有人的動作:我們要過第三種狀態的生活。

袁紹生得英俊威武,早曹操一年被舉為孝廉,在洛陽任黃門侍郎,是得到快速提升的三個職位之一。不久因太喜歡對上級的工作發表評論而出任濮陽縣長。濮陽和頓丘一樣,地處黃河岸邊,年年災害不斷,百姓屢屢絕收,餓殍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