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什有什長,伍有伍長。什長、伍長負責閭里治安,一旦發現形跡可疑者要及時上報,使“奔亡者無所匿,遷徙者無所容”,秦國商鞅變法繼續將什伍裡甲制發揚光大,後來為各代統治者所推崇。
粗看起來,王安石的保甲法也是新瓶裝舊酒,並沒有什麼新穎之處。但對王安石來說,保甲法不僅僅是維護地方治安,加強政府對百姓的控制力這麼簡單,他心中的保甲法,是“足以除盜,固可漸習其兵,既人人能射,又為旗鼓變耳目……然後使其與募兵相參。”
撤減兵源,缺失的兵力何處補充?王安石從保甲法裡給出了答案——全民皆兵。
為了加強保丁的軍事素質,北宋帝國進行了兩大舉措,一曰上番,一曰教閱。
上番就是加強保丁的軍事培訓工作。熙寧五年,北宋帝國先後釋出了兩道命令,令各地保丁到各地巡檢司和縣尉進行“上番”,即進行軍訓,時間各地不等,通常為十天至半月。
上番保丁人數眾多,時間短,效果也頂多和現在高中生、大學生軍訓相當。這點宋廷也有自知之明,相比較而言,他們對教閱更為重視,施行的力度更大。
為了鼓勵保丁們農閒練好武藝,保家衛國,各保可以推舉出武藝高強的保丁,推舉者可以獲得升官或免稅的資格,而宋廷在每年十月至次年一月,在州縣對各保推舉的精英保丁們進行軍事培訓,曰教閱,教閱的時間為一月。
到了元豐時期,宋廷又實行團教和集教,設定十一教所,禁軍教頭二百七十,都教頭三十,對大保長進行軍事訓練,大保長學成畢業後,又在轄區內對保長、保丁們進行軍事培訓。
宋帝國對加強保丁們的培訓工作可謂費盡苦心,據元豐四年(公元1081年)的統計,開封與陝西、河北、河東五路參加教閱的保丁、大小保長和都保正達六十九萬人次。
為此,帝國設立了一個專門的機構——提舉保甲司,專門負責保甲的教閱事宜。
到元豐年間,整個北宋帝國的保甲數達到六百九十三萬人,這個數字是令王安石和趙頊驕傲的,花錢的兵少了,卻多了幾百萬同樣能“打仗”的子民,還用看西夏人、契丹人的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