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4 / 4)

有問題,可密函來告,我們再協商。”

這封信情緒頗為激動,但又不失分寸,李鴻章同意縮手回來,劉銘傳如有神助,大病立即好了,李昭慶宣稱他也需要透透氣。二人都走出臥室,聽從曾國藩的調遣。

表面上看,一切都好,其實艱難還在後頭。

只有苦勞

曾國藩“四地駐防、機動部隊追擊”的軍事方略其實就是以有定之兵,制無定之寇。在理論上,這種辦法天衣無縫,但實踐起來,就發現這是紙上談兵。

四鎮之間相距數百里,空隙極大,捻軍往來穿行,流動自如,縱橫馳騁於河淮之間的千里平原上,根本不必和四鎮沾邊。曾國藩的機動部隊疲於奔命,產生的效果和僧格林沁一樣:苦勞無功。

曾國藩經過多日的反思,重新調整戰略:僅留少數弱兵駐防徐州、濟寧、周口、臨淮,又加了個歸德鎮,剩餘計程車兵全部充當遊擊之師,分數路跟蹤追擊捻軍。

他本以為這樣能收到奇效,想不到仍是徒勞無功。這緣於他部隊的質量,1865年初冬時,經過毫無質量的擴充,曾國藩剿匪部隊已達七萬人,但真能打的只有劉銘傳兵團。捻軍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劉銘傳在山坡出現,捻軍馬上就在山谷消失。

不過對於曾國藩的其他遊擊部隊,捻軍就毫不客氣了。先帶著對方繞圈子,繞得對方氣喘吁吁,突然調頭,以騎兵猛衝,步兵在後面砍殺。所以當時的情況是:劉銘傳兵團四處找捻軍,很怕找不到;而其他兵團四處躲著捻軍,很怕黴運當頭和捻軍撞上。

於是,天下人都看到一個奇異的畫面:捻軍在各地龍騰虎躍,曾國藩的人馬則萎靡不振,焦慮愁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