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2 / 4)

小說:北宋仕途 作者:嘟嘟

幫你找個合適的物件,包你滿意的!張大娘說了,就是要找個識字的女兒家也都行……”

“娘!”沈歡打斷沈氏的嘮叨,“孩兒還年輕呢!再說了,如今科考在即,你找這些事不是分孩兒的心麼!”

“這……”沈氏一愣,“娘只是想早日抱孫子而已!”

沈歡勸道:“娘,不如這樣,等孩兒中了進士之後,再給你找一個身家好的女孩子行不行?”

沈氏看了一臉認真的兒子,不由嘆了口氣,有點落寞,道:“就依歡兒所說吧!”

“噓!”沈歡抹了一把汗,終於再次讓母親打消了這個主意,看看自己的身板子,還真是長大了,也許,在這個時代,真該娶一個女人了!可物件是誰呢?他一時陷入了玄想之中。

到夜幕落下的時候,沈歡本來以為可惜鬆一口氣,卻又得到司馬光府裡的人來求見,說司馬老爺有請他過去一見,有緊要之事商議。沈歡愣住了,剛分開不到一個時辰,又有事連夜找去,是什麼事如此重要?

第五十二章 義勇

司馬光找沈歡所為何事呢?原來他因為調至開封府,差遣倒也不用天天上朝了,傍晚送別呂誨回來,得知朝中今日宰相韓琦上書論及河北、河東兩路義勇軍之事。

韓琦認為自古以來,都是徵發老百姓為兵,因此前朝士兵人數雖多,但軍費開支較少,本朝實行募兵制,國家為此耗去大量錢財。宋夏戰爭爆發後,政府曾在陝西地區徵調百姓為鄉弓手,這些弓手其後被改編成正規軍。宋夏議和後,這些士兵又被遣返回鄉務農。況且河北地區有義勇軍十五萬、河東地區八萬,而陝西、河東、河北是本朝最重要的邊防地區,理應都徵發農民為義勇軍,如今唯獨陝西路無義勇軍。因而韓琦建議在陝西路徵發農民為義勇,並要求朝廷只在這些義勇手背上刺字,不在臉上刺字,與正規軍有所區別。

陝西自古繁榮,到了宋代都城東移後,才失去了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宋朝廷在這裡設定為永興軍路,毗鄰秦鳳路,自党項人建立政權後,這裡就成為了西夏與宋朝的戰亂地區,雙方在這裡打了不少次拉鋸戰,各有所獲。總的來說,宋朝軍備落後,戰力不強,加之制度混亂,幾十年來都是勝少敗多。韓琦曾經經略陝西一帶,對這裡比較熟悉,說話也權威得多。現在他為了嚇唬敵人,竟然上書要求朝廷在這裡收集農民軍二十萬左右,以達到嚇阻西夏人的目的!

司馬光得知後有了不同的主張,不由把沈歡招過來問對一下。對於司馬光連夜喚來,沈歡不僅沒有不高興,反而大是振奮,至少在司馬光心目中,他已經成長為可以共同謀略政事的人物了!

“老師,對於韓相公的奏章,您的意思是?”沈歡覺得應該先了解司馬光的主張。

此處為司馬光的書房,外面夜黑如漆,兼之北風呼嘯,聽來也令人覺得刺骨;屋子裡橘黃的燈光搖曳晃盪,兩條影子長長地拉在地上,顯得沉穩有致。

司馬光面對沈歡而坐,聞言反而抬頭問道:“子賢,你又是如何看的?”

沈歡知道司馬光有考校之意,低頭沉思,腦子裡極力搜尋記憶,印象裡歷史上確實有這麼一回事,不過應該不是很重要,貌似只是為了顯示司馬光的眼光高遠提到而已,那麼,他肯定是反對韓琦這一做法的了,確認了這一點,總算有了個底線,懂得如何分析了。

“老師,門生覺得此法不妥!”沈歡笑著說道,“我大宋在西北邊陲駐有禁軍十萬,廂軍亦有差不多十萬,算上其他兵種,怎麼說也有二十萬之多,縱是戰鬥力有限,難不成還怕党項人殺得進來?又何必多招什麼義勇軍呢?”

司馬光嘆道:“唉,我大宋兵力不強,想必韓相也是從這方面考慮,因此才打算多招義勇,壯大聲勢,以圖阻止党項人的野心吧!想法是好的,不過就是太短視了,招義勇十幾萬人,三丁抽一,這需要抽掉多少戶勞力呀!再說了,這些都是農民,每年只訓練那麼一兩個月,能打什麼仗呢?不過是白白浪費了他們的生產時間而已!另外,慶曆年間也刺義勇軍不少,大宋與黨項人發生戰爭後,竟然把這些義勇軍驅上戰場,這簡直是胡鬧呀!有此前例,如今再招義勇軍,只是讓這些地方的百姓逃難動亂而已!”

“老師,也許韓相公要說不會讓這些義勇軍上戰場的!”沈歡模擬韓琦的反駁觀點,其實他也很不屑大宋軍方的作為,自己差就差了,戰爭爆發竟然還讓百姓上去做炮灰,簡直太可惡了!這些義勇軍在後世也就相當於時不時訓練出來的民兵而已,在常規軍都還在的情況下,竟然讓民兵擋在前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