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3 / 4)

小說:大明奸商 作者:浮游雲中

已經有些過分了,便悠悠的收了口,嗓子有些沙啞的說道:“這就是在下的愚見了。總之,在下以為,只要按照先賢的辦法,對官員的品德操守嚴格要求,就是最好的辦法。”

朱棣點頭笑道:“好好好,黃兄的意見果然是中肯。本王受教了。”

黃子澄謙遜的答道:“不敢當。”

沈子成一聽黃子澄說完了,頓時來了精神。眼睛也睜大了不少。抓起茶杯,咕嚕嚕灌下去幾口,這才笑呵呵的看著眾人,等著看朱棣怎麼去問方孝孺。

“方兄。”朱棣轉向方孝孺問道:“方兄不知道對朝政有何見解?”

方孝孺謙遜的說道:“燕王,我只說我自己能做的事情。說到治理國家,料理朝政,我不如齊泰。說道文采飛揚,我不如黃子澄。我唯一的長處,就是治學嚴謹,一絲不苟。不過,這一點要是往差了說,就是迂腐。”

這句話說得眾人一起哈哈大笑起來,方孝孺的確看起來稍微有些迂腐了,不過,他自己一說出來,大家就突然覺得,方孝孺其實也沒那麼迂腐,至少,他明白自己的缺點和優點是並存的。

“假如我能夠考上科舉,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去做一個學政官員。能夠管理大明朝的學政,教導天下學子一心向學。這便是我最大的榮耀。若是將來能夠讓我主持一屆科舉,用最公平的方式為朝廷選拔人才,那幾乎就是無怨無悔了。”方孝孺一臉憧憬的說道。

朱棣詫異的問道:“難道方兄就不想進中書,不想去御史臺,不想做些別的事情嗎?”

“我的才能不在那些方面。讓我治理國家,最多最多也就是能管理一個縣城罷了。再多,就是庸庸碌碌的官員一個,反而誤了朝廷。讓我去御史臺,我這樣的性格,彈劾別人是可以。可是一樣做不來事。反而,學政是我最有興趣的事情。”方孝孺誠懇的說道。

朱棣微微一笑道:“聽了方兄的話,真是叫本王意外之極。一般人都是想著官兒越大越好,衙門越有油水越好。可是方兄一心只想在學政上展。一片讀書人的赤子之心,昭然若揭。本王十分佩服啊。”

方孝孺急忙起身施禮道:“承蒙燕王誇獎。方孝孺愧不敢當。”

“嗯,今日見到幾位也是有緣,不如中午就在燕王府吃個家常便飯。我這就吩咐下人去準備酒席,咱們不醉不歸。”朱棣的話根本不容別人拒絕。

朱棣看了看沈子成又說道:“沈兄,上次來,王妃說沒有見到你,很是生氣。走,先跟我進去拜候一下王妃可好?”

沈子成知道這是朱棣要跟自己說悄悄話了,便站起來,跟在朱棣的身後,一步步走了出去。

第二百零三章 上門提親

兩人一前一後走進後院的書房,朱棣轉身關上房門,微笑著對沈子成說道:“這三位,是你想推薦給我的吧?”

沈子成當然不會說是因為知道這三個人後來被朱棣殺得全家死光光才推薦過來的。他鎮定的看著朱棣,隨性說道:“是啊,他們三人來找我,說說蘭溪會的事情。我想,幾位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燕王將來去了北平就藩之後,也需要人手,便自作主張給推薦過來了。怎麼樣?燕王還滿意否?”

朱棣的臉色漸漸趨於平靜,說道:“齊泰這個人很有本事,他是要重用的。就算他不來北平做官,我也不能讓其他人把他拉攏過去。齊泰,頭腦清楚,懂得學以致用。對朝政也有自己的見解。我得想個辦法,最好是把他弄去北平。”

說完,朱棣有些出神,顯然是在想怎麼才能理直氣壯的把人給要過來。沈子成插口道:“燕王,那黃子澄和方孝孺呢?”

“黃子澄?他是個飽學鴻儒,不過,書生氣太重,滿腦子都是子曰詩云。跟蒙古人打仗,靠子曰詩云打得贏嗎?當年張弘範逼得宋帝昺跳海,十餘萬軍民,打得過蒙古人嗎?讀書,總是要選一些有用的來讀才好。而且,讀了之後,要明白自己讀書是為什麼,能做到什麼。才算是讀懂了書。”朱棣皺起眉頭:“黃子澄這個人還是先要在地方上磨練,至於他是不是能磨練出來,我也沒有把握。他要是真的考上科舉……”

“那就聽從吏部的安排吧。”朱棣緩緩的說道。

沈子成立刻出聲反對:“如果可以的話,我覺得應該使把力,把他放到山西做官。”

“為什麼?”朱棣目光閃爍,一時間沒有明白沈子成的用意,但是看到沈子成的眼神,和他臉上那彷彿帶些一些壞意的笑容。朱棣頓時明白了過來,哈哈大笑道:“有你的,讓黃子澄去山西是最合適不過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