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3 / 4)

小說:虛實之間 作者:做男人挺好的

口便可揣摩大概。我沒有在國外長期生活過,但某些領域的詞彙,因為我在工作中使用頻率更高,其意義和用法卻比西方人還地道一些。相反,如果過度追求標準的“美音”“英音”,練習誇張的捲舌,不但浪費精力,在外國人聽來也會顯得十分Weird(怪異)。我很欣賞美國前總統里根的一句話:“我不是最偉大的交流者,但我交流最偉大的內容。”這其實正是我們學習任何一種語言的前提。

29、被耶魯破格錄取

我很幸運,成長過程中幾處關鍵轉折,都是在正確的時間遇到正確的人,並在他們的幫助下做出正確選擇。

2003年,我在北京採訪耶魯大學校長理查德·萊文教授,他似乎對我印象很深。在中國記者中間,能夠準確自如運用英語交流的人不多,並且他驚訝於他所知道的很多國際人物、事件我也知道,甚至和他一樣清楚。2004年,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會議期間我們第二次見面,他鼓勵我申請加入“耶魯世界學者計劃”(The Yale World Fellow Program)。

我和耶魯的緣分最早要追溯到少年時代。初一那年,我第一次跟父親來到北京,第一次喝到老北京傳統的瓷瓶酸奶,第一次在前門吃到“肯德基”,第一次登上八達嶺長城,也就是在那裡,第一次參觀了課本里介紹過的詹天佑紀念館。在父親的影響下,我從小對歐美文學很感興趣,所以一眼就看到櫥窗裡一本馬克·吐溫的小說《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這是詹天佑學生時代讀過的書。這本書旁邊有一些英文檔案,上面寫著YaleUniversity。詹天佑畢業於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我猜想Yale就是“耶魯”,但它的確切發音我回家查字典後才知道。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耶魯。

耶魯大學是培養美國領袖的搖籃,美國曆史上有五位總統畢業於此。耶魯還有一個夢想——成為培養世界領袖的搖籃,“耶魯世界學者計劃”便是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傾全校之力打造的一個專案。這一計劃每年邀請18位學員在耶魯大學進行一系列強化學習,我們那個班可謂藏龍臥虎——菲律賓前能源部部長,巴拿馬前貿易部部長,巴哈馬公安部部長,奈及利亞律師,立陶宛總統的首席幕僚,德國總統的顧問,錦湖韓亞集團的繼承人,委內瑞拉的總督等。在他們中間,有三位將在未來十年內競選總統。

萊文校長雄心勃勃地說:“這個專案再做幾年,我們就不用去達沃斯搞世界經濟論壇了,耶魯的世界學者年會完全可以彙集全世界最優秀的人。”在他的特別批准和親自安排下,28歲的我“走後門”加入了這個專案,成為其中最年輕的一位成員。

耶魯大學及其校友們對“世界學者計劃”極為重視,傾注了最好的硬體和軟體資源。耶魯校園裡最美的地方有一棟古老的別墅BettsHouse。它坐落在山坡上,有著數百年曆史,曾是一位富豪的私宅,後年久失修,美國前總統布什最好的私人朋友,也是曾經的生意夥伴和耶魯本科同班同學羅蘭·貝茨(Roland Betts)一家出資予以修繕,然後捐給耶魯。別墅的一樓是耶魯全球化中心以及墨西哥前總統、現任中心主任賽迪略(ErnestoZedillo)的辦公室,常年有墨西哥警衛守護,還有歷史悠久的圖書館和古色古香的餐廳。二樓和三樓則是耶魯世界學者專屬的辦公室和會議室。

這個專案共有51門課,涉及最前沿的系列性全球化議題。組織授課的都是耶魯各門重要學科的殿堂級教授,包括著名的《大國興衰》作者保羅·肯尼迪。稱他們為“鎮校之寶”毫不為過。

對於普通的耶魯學生,“校長”只是遙遠的象徵,鮮有機會接觸,只有博士畢業才能由他親自頒發畢業證書。而我們每週都與校長會面交流,能夠參與學校各種重要活動。畢業典禮更是隆重得非同一般,校長、副校長、校董同時出席。

我一向不贊成本科生直接出國留學。受教育體制和傳統觀念影響,中國大學生寒窗十餘載,兩耳不聞窗外事,對自己身處的社會知之甚少,稀裡糊塗。畢業後憑著很高的GRE、託福、雅思成績申請一所國外的大學,繼續埋頭苦讀,外加拼命打工,到了必須離開校園那一天,對國外的事同樣懵懵懂懂弄不明白。這樣的“邊緣人”是很可悲的。回到中國,鄉親們把他當“海歸”,其實他從來沒有融入過國外的主流社會。留在國外,外國人又把他當中國人。大多數中國留學生都遭遇過這種困境。

30、20萬美元,交換中國思想

和中國一樣,美國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