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2 / 4)

國相留下部分百濟計程車卒抵擋晉軍,他和百濟王以及一部分大臣帶著財富和女人準備從海上撤離。城內百濟人抵抗的很頑強,這也給百濟王逃跑爭取了時間。

陶侃的大軍從三個城門了殺進去!他命令所有的騎兵不能下馬一直殺到王宮。路上有反抗和投降的格殺勿論。僅用了三個時辰就包圍了王宮,王宮裡的殘餘力量頑固抵抗,主要是百濟的死忠力量都集中在這兒。

陶侃想起一千無辜的晉軍士卒死在他們手裡,心裡的仇恨就像火一樣在身體裡燃燒。看著還在頑抗的百濟人,他一揮手一隊陌刀手提著陌刀向著敵人殺去,百濟人被嚇哭爹喊娘。有的下跪,有的裝死,有的都嚇傻了!

人頭像足球滿地的滾著,晉軍殺進王宮只要是拿刀的全部處死。這個時候在海上的林峰一直在提防百濟人從海上逃跑,當百濟王他們剛剛出現就被海軍將其堵在了入海口處,上到百濟王,下到普通士兵一個也沒跑。

在百濟王被抓之後,整個百濟國內有組織的抵抗已經消失殆盡,北方的晉軍配合南路周札部徹底控制了半島的南部。周札在馬韓主力被滅之後,以少數晉軍為骨幹收編了馬韓當地不少部落士兵。

最後周札整編了兩萬大軍,先後平定了馬韓各地叛亂,並趁機將其他兩韓部落也收入囊中。雖然也有人不服,但隨著辰王被殺,三韓各地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在大晉的打擊下,各個部落首領不是投降就是被滅。

這樣又過了半個月,到了五月份,南北兩路大軍繼續掃蕩半島東、南部各路殘敵,初步完成了征討百濟的目的。這個時候,大晉掌握了半島整個中南部,在北邊與鮮卑人以及高句麗人等勢力相接。

到了五月底。陶侃統領南北大軍,已經掃平了半島境內所有的叛軍,與北方的高句麗發生了小規模衝突,並收復了部分被高句麗趁機所奪的百濟領土,不過由於高句麗調集重兵南下,阻擋了晉軍北上的勢頭。

而高句麗因為擔心被慕容鮮卑偷襲,也無意擴大戰事。到了六月,半島東北部幾座小城,仍為高句麗盤踞。為了防止高句麗過於虛弱導致慕容鮮卑發展壯大,陶侃親自下令大軍停止北進。

百濟大捷的訊息以在洪武三年五月底傳到了京師洛陽,司馬遹聞訊大喜立即下旨犒賞東征大軍,參將陶侃以功升任中郎將。其餘各級將官軍銜各升一級,根據功勞大小不等賞賜不同的錢財。

所有戰死計程車兵和軍官除了享受大筆撫卹金外,全家還將免各種賦稅,有老人者朝廷負責贍養,有讀書的孩子則優先享有做官、參軍的權力。

自二月大晉入三韓作戰以來,共有八萬多百濟士兵被晉軍俘獲,其中五萬精壯被大晉透過海路運送回運回大陸。然後被安置於淮南參與運河開通。除此以外,為了防止馬韓、百濟等勢力死灰復燃,司馬遹親自下旨處死兩國所有貴族。

除了這些人外,為了稀釋土著人口,陶侃等人還擄掠了十萬年輕女子運回大陸,這些女子除了一部分被世家大族買走之外,大多數都被司馬遹賞賜給有功之士,以及邊郡士兵。初次意外。司馬遹還下令遷入一部分晉人到半島生活。

在半島局勢逐步穩定以後,司馬遹下令周札任朝鮮都督,領五廂陸軍駐守半島,其餘將士隨海軍返回大晉。

六月,大晉剛剛經歷了滅國之喜後,皇帝司馬遹居然又添了兩個兒子,惠妃裴瑾和淑儀蔣俊。居然在三天之內給他誕下兩個皇子,分別起名司馬熙、司馬昱。而賢妃綠珠居然也又有了兩個月的身孕。

最近一段時間對於司馬遹來說可謂是雙喜臨門,除了經過三個多月的征戰,大晉終於將三韓、百濟收入囊中之外。洪武三年這天下可稱得上是風調雨順,各地糧食都得到了豐收,朝廷內外終於擺脫了八王之亂帶來的陰影。

有句老話,穀賤傷農,谷貴傷民。

豐年,卻會出現穀賤傷農的事情,畢竟,很多百姓家裡有了餘糧,除去儲存,都會拿一些銷售,換取油鹽等一些生活用品。

八月,糧價由往年的一石七八百錢,跌至一石四五百錢。

但是到了九月,市面上的糧價回升,江南糧價,一石六百錢,越北則越見價高,河北、關中,一石七百錢,已與尋常年景相近。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官府開始大量收購糧食,一方面,穩定糧價,保障來年百姓種糧的積極性;一方面,朝廷已經在著手準備未來一年之後在北方的大規模軍事行動,糧食正透過漕運、公路等運往冀州、雍州、司州、涼州等地,然後再僱役運往各處都督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