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來,所有在一個行業能做到頂尖的人,他們多數都是因為理想,而不是僅僅只是為了謀生。他們熱愛一份事業,為了這份事業願意付出遠遠多於謀生需要付出的心力和時間,所以才能有所成就。
這也是杜思彤的隊伍在與幾家劇團的接觸之中進展都不是很順利的原因。
很多劇團本身都非常喜歡自身的工作,比起大銀幕他們更喜歡在能直接面對觀眾的舞臺上發光發熱。其中的不少演員並不排斥上大螢幕,甚至有些還是非常憧憬的,但很少有整個劇團樂於暫停表演而花費時間去拍攝一部完整的舞臺劇電影。
立體電影的名目最近在不少國家都有了些許名氣,但是真正見識過的人絕對不算太多。由於不理解,很多人都容易以自己的想象進行評判,而他們的想象幾乎都是依據於以往對於平面影視的經驗,所以難免覺得舞臺劇並不適合搬到大螢幕上。
對於他們來說,大螢幕是不能表現出舞臺劇真正的精華之處的。
杜思彤其實頗為認可這一點。
真正的舞臺劇,其實跟演唱會或者現場相聲表演似的,演員和觀眾是有一定的互動的。甚至有些劇場之中,每一場次的表演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即興演出,使其獨一無二。演員和觀眾的距離非常之近,甚至可以不依靠麥克風只依憑劇院本身的建築設計就進行表演,這原因之一是因為劇院規模偏小,但也是因為戲劇演員的臺詞功底深厚,注重發聲技巧。
不過,她依舊認為,現場有現場的優勢,而立體電影有立體電影的獨到之處。
光是為了說服劇團方面,星影的人員就花費了不少功夫。林舒這次還專門帶了技術人員和銷售人員,為的就是這一刻。技術人員可以實際給一些劇團展示和說明立體電影的妙處,而銷售人員則是為了能夠更有效地對劇團負責人進行說服。
他們也參加星影的大部分會議,以方便更清楚地瞭解改編拍攝可能會有的優勢和好處,但是並不全程隨團觀賞戲劇,因為一旦杜思彤看中了哪部戲,相關人員就要試著前去跟劇團方面接洽和溝通,以備之後可能會有的合作。
這個過程相當艱難,中間有著各種各樣的障礙,最直接的就是種族和語言。不論何時何地,排外者都是存在的,星影這一團體的外表和口音很多時候都不容易快速打破當地人的心防,令其像朋友一樣與己方交談。
其次,對於立體影視的排斥或者不感興趣,對於電影拍攝本身的不信任……都是導致雙方談判艱難的因素之一。好在星影對此也是有所預料的,在充足的準備和專業的能力下,星影最終還是跟一部分劇團達成了基本的合作意向。
酬勞是一個重點,不過最終說服了對方的,無疑還是人氣和技術前景。
最先進入改編的是一部現代歌舞劇,叫做《聖誕夜的奇蹟》。在與劇團的合作下,星影與其一同對原劇本進行了改編,減少了歌舞出現的時長,卻增強了幾段歌舞的規模和表現力,並且對於其中的歌曲進行了細緻的重新編曲,使其更通俗更符合大眾的喜好。
還有就是對於表演的節奏也進行了調整。
舞臺劇跟電影電視劇的節奏完全不同。因為主體是由演員支撐的關係,他們幾乎不存在演員沒有動作表現和臺詞的靜態鏡頭。而立體電影本身存在後期外景鋪設的流程,可以在不進行外景拍攝的情況下剪入各種佈景畫面,這對於劇團的表演是一種創新,也是一種限制。
因為特效佈景的切入,表演的效果顯然豐富了許多,但是也需要演員們開始注意背景的變化和節奏性地留白。
這部片可能是星影拍攝得最快的片子,整部電影的拍攝就只花了一週時間,星澤連導演都沒有請,因為劇團自帶了。
拍攝的過程之中也有一些小問題,比如說在剛拍攝不久,劇團導演就意識到因為鏡頭的遠近轉換,演員們需要把自己的表演再收回去一點,神態更自然和細膩一點。調節狀態花了一些時間,不過因為其中男女主演本身都擁有大螢幕的表演經驗,所以調整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
劇本的大體臺詞與原劇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根據拍攝的需要,縮減了一些過度場次的臺詞,又擴增了部分高朝劇情。因為習慣了現場表演,演員們都非常適應在短期內記下大量的新臺詞,拍攝的劇又是他們非常熟悉,表演過許多次的,只是修改了部分內容,所以並沒有出現什麼問題。
而在完成一部分後期之後,導演和一眾演員本人也被製作出來的影片效果給震撼了。
只見拍攝時在攝影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