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家,雖然這些坤道們都學了一些皮毛,但真正入道者不過三五人,其中唯有靈菀一人才有高深法力來煉製長明燈於鬥姥座前。這福燈煉成,便是在鬥姥娘娘面前掛名,到時候大難臨頭便有神佛庇護。

“當年我在長安,可是看到那些廟宇中福燈不斷,難不成都是假的?”賈玫未出嫁前在長安可見到不少一擲千金的貴人。那邊的道觀佛寺中福燈林立,其中不乏金鏤銀雕,琉璃彩華之物。而且家家權貴攀比,一個個福燈奢華耀眼。

“有真有假吧,長安乃龍興之地,也有不少道行高深之輩,或許可以點亮福燈,鎮災祈福。”想了想,玄玉道:“那慈恩寺的幾位大師便有些神通,還有那清虛觀中也有幾位高士。”

賈玫聽到清虛觀,心中一動。大凡權貴人家皆有替命習俗。因為小兒難以養活,所以要去神佛身邊帶上幾年。

有人說,這是因為小孩靈感未失,能見鬼神,故得神明喜愛,所以在七歲之前要去神佛身邊住一段時間,保佑未來安康。但是權貴人家的小孩哪裡經受得起苦修?所以便有替命的說法,找孤兒出家代命,算是幫自己的孩子了卻因果。

當然,這還有一個隱晦的意思。如果神佛喜歡小孩的話,那麼就把這個孤兒帶走,不要找我們的孩子。

當然,時過境遷,如今還用這個習俗的人不多。大多是小時候身體孱弱,所以才用替代之法。

賈玫去過幾次清虛觀,那觀中有一人便是她父親賈代善的替身,據說也是一大德之士。

賈玫想想:“假若請靈菀師父做法,不知需多少香油錢?”

一聽提及俗事錢財,玄玉師傅眉頭大皺:“既是神佛之流,豈會在意凡俗金錢?”

衛芊聞言,哂然道:“師姐,我記得佛經之中有典故,龍女菩薩昔年未成道時,曾用一枚價值三千世界的寶珠換取成佛機緣。可見神佛也有所求。”

“佛所求者,無非因緣。昔日善慧童子以五枝青蓮花供奉定光佛祖,結下因緣方在千萬劫之後證得如來,尊主婆娑淨土,號釋迦摩尼佛。若真要請師父出手點亮福燈,只要機緣到了便可。”

機緣不到,千金也難換其出手一次。而若是機緣到了,便是隨意供奉一朵蓮花,說不得她都會出面。

賈玫母女聽了,若有所思。

“對了,母親,靈菀師父說是要給您號脈。”衛芊這時候想起正事。

靈苑和賈玫母女關係不錯,她精通醫術,索性就在賈玫前來上香時幫忙號脈。一來二去,兩方關係進一步交好。

第3章 警幻仙子的賭約

賈玫和衛芊二人回桐光院時,靈菀尋個藉口讓衛芊去幫自己找道經,藉著把脈功夫和賈玫說起衛芊的婚事。

“我觀衛芊面相,不宜早嫁。方才聽她唸誦道經時心緒不定,內火鬱結,夫人還需多多照看才是。”

提及衛芊婚事,賈玫也嘆起氣來,將府內發生的事情說了一下。“出了這些事,我也不知該怎麼辦。只能想著先拖一拖,實在不行拼著老臉悔婚算了。趁著鬧得不大,應該還好辦。”

見賈玫態度,靈菀稍稍放心,又說起養氣安胎的法子。

衛芊被支開尋找道經,來到桐光院的書房。

鬥姥天后信仰混雜,但是靈菀以道教人士自居,這書房中放著不少道教經典。諸如《三洞寶經》《太上靈感》《道德玄章》之流。此外還有《龍虎天元靈篆》《玄冥抱真丹術》《玉皇九霄真文》《九轉三玄八景合丹之法》等符文丹經。當然,這些道經不可能是所謂孤本古籍,僅僅是道教留下的拓本罷了。是當年靈菀遊歷神州時蒐集的道典。

衛芊在書架上一一瀏覽,最終找到靈菀所言的《太陰玉威秘策》。

踮著腳將書籍拿下,忽然不小心將旁邊的一本《上清大洞真經》打落。經書攤開,那一頁寫著:“皇初炁紫元色中,暉光鬱霄明,三天煥九景,離合億萬生……”

這是煉丹養氣之術?衛芊看了看,戀戀不捨合上經書,上面有些字她根本不認得,只是連蒙帶猜才能看的明白。

但就算看得明白,沒有名師指點也不能修行。放下心中念頭,將《大洞真經》放回原處,拿著太陰道書回稟靈菀。

收下道經,靈菀暗自點頭。這讓衛芊尋找道經,也是一個考驗。她暗中觀察,衛芊並沒有在半路偷偷翻閱,心性尚可。

如此,倒也可以幫她打下根基,以免錯過時機。靈菀思罷,對賈玫母女道:“如今天色已晚,夫人不如攜芊丫頭在廟中留待一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