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亦入選。
權力機構改組完成後,軍委會與行政院開始對各地軍隊進行統一改編。
此時,東北軍,晉綏軍,山東軍、廣西軍,四川軍等全國各地中央軍,雜牌軍,總人數為,陸軍四百萬三十餘人,空軍,海軍十萬餘人。
共計四百五十餘人。
其中,張興漢所建立的東北軍佔陸軍的四分之一還多,海空軍全部。
整編後,軍隊稱號仍未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
軍隊分別整編為四大方面軍和一個派遣軍。
分別是,東北方面軍即第一方面軍,方面軍總司令為黃顯聲,副司令劉國棟,參謀長張廷樞,副參謀長沈克。
華北方面軍,即第二方面軍,總司令為陳誠,副總司令,劉伯承、胡宗南。
中原方面軍,即第3方面軍。
南方方面軍即第四方面軍,總司令為薛嶽。
每個方面軍轄有陸軍百萬,其中,第一方面軍的主要轄區為東北四省與高麗半島。
第二方面軍主要轄區為黃河以北,外長城以內,包括山西,山東,河北以及西北五省,平津等廣大地區。
第三方面軍主要轄區,為中原地區和西部地區,有河南,安徽,陝西,藏省、疆省。
第四方面軍轄區主要為長江以南地區,包括東南沿海,江浙蘇以及西南的雲貴川等省。
由於各方面軍現階段兵力不等,所以,張興漢經過軍委會商議下令,各地區部隊互調互補。
其中主要是中原與江南方面軍的部隊北上,張興漢原來的東北軍幾乎沒有調動。
一個派遣軍,是指駐曰本九州島的六十多萬海陸空軍。
總司令為王以哲,專門負責對曰戰鬥,以及現階段確保九州島之掌握。
空軍方面,成立空軍司令部,高志航為全國空軍總司令,劉粹剛次之。
原東北空軍分拆分別建立隸屬於四個方面軍的直屬空軍分部。
南京城內,張興漢正在會見紅軍代表周公。
作為一名穿越者,張興漢對歷史上的偉人還是很尊敬的。
“張委員長,深明大義,以國家,以民族為重。我代表我們黨和所有無產階級同志,向你表示感謝。”周公友好的向張興漢伸手。
張興漢連忙與之握手,道:“周公過獎了,興漢所作所為都是憑著自己的良知,我所求不過是中華復興,民族讀力,國家統一,領土完整。”
…………
與此同時,蔣委員長在湯山的官邸內。
改組後,張興漢並沒有對蔣委員長採取什麼措施,但蔣委員長心裡還是鬱悶不已,獨自住進了湯山溫泉別墅,不理政事。
陳誠何應欽等心腹也多往陪同。
“委座,時局如此,您也不要過於介懷了,身體才是最為重要的。”陳誠勸道。
“辭修說得對,我觀張興漢所作所為,改組後,並未出現**專權的跡象,對原中央軍各部隊也沒有什麼大的改動,一切都還說得過去。委座您就看開點吧。”何應欽點頭道。
兩個月後,全民票選基本上結束,票選結果為,張興漢當選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公,李宗仁、閻錫山,朱公為副委員長。
閻錫山為行政院長,毛公,周公為副院長。
張興漢屬於無黨派人士,當上委員長完全是因為其巨大的戰功和聲望。
除此之外,白崇禧、陳誠,何應欽以及彭德懷、劉伯承等國共將領們入選軍委會委員。
韓復渠,劉湘等地方軍閥則入選為行政院各部部長,劉公、鄧公亦入選。
權力機構改組完成後,軍委會與行政院開始對各地軍隊進行統一改編。
此時,東北軍,晉綏軍,山東軍、廣西軍,四川軍等全國各地中央軍,雜牌軍,總人數為,陸軍四百萬三十餘人,空軍,海軍十萬餘人。
共計四百五十餘人。
其中,張興漢所建立的東北軍佔陸軍的四分之一還多,海空軍全部。
整編後,軍隊稱號仍未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
軍隊分別整編為四大方面軍和一個派遣軍。
分別是,東北方面軍即第一方面軍,方面軍總司令為黃顯聲,副司令劉國棟,參謀長張廷樞,副參謀長沈克。
華北方面軍,即第二方面軍,總司令為陳誠,副總司令,劉伯承、胡宗南。
中原方面軍,即第3方面軍。
南方方面軍即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