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3 / 4)

比錢,父皇定會如虎添翼,日後功成他當記首功。到那時,以母妃在父皇心中的地位以及外祖家滿門榮耀,他將會成為繼承大統的不二人選。

如此強大的利益驅使下,由不得平王不上心。昨日晌午被掛山谷樹上整整兩個時辰,最後被救下來時他已尿了褲子,連帶著昨夜更是噩夢連連,一覺醒來腰痠背痛。但當他聽到胡府門前的鬧劇時,所有的不適全都一掃而空。

親家當眾上門鬧事,青城半數百姓都在看熱鬧,引起眾怒的胡家眼看著離完蛋不遠。

想到此點他別提有多神清氣爽,只覺得自己已身著五爪金龍袍、頭戴天子冕旒,登鼎龍椅君臨天下,那副場景單想想他便覺得渾身上下輕飄飄的。

當聽到同住東山別業的墨大儒出門時,他幾乎確定此事已十拿九穩,畢竟那可是他以父皇名義親自吩咐的事。可他怎麼都沒想到,就是他最自信的一點,卻在最關鍵的時刻反水,讓先前所有謀劃悉數功虧一簣。

“他知不知道,自己一句話究竟壞了多少事!”

震怒之下平王走上前拽住管家胳膊,欲學昨日陸景淵對他所做那般,瀟灑地將人扔到樹上。可努力再三,直到虎口傳來撕裂的痛感,面前之人依舊紋絲不動。反過來他卻是累得直喘氣,挺起的腹部上下蠕動,錦衣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殿下息怒。”墨府管家自胸口掏出一封信,雙手呈上,“清早臨走前老爺將此物交予小人,言及若是平王殿下動怒,將此物呈上後小人便可退下。”

抓過信封,平王隨意揮手示意他退下,拆開信封一目十行地看起來。

墨大儒文采斐然,一封信四駢六儷對仗工整,翻譯成大白話意思卻很簡單。他答應太上皇要收沈墨慈為徒,這事已經辦到。然而他並未承諾不會再收別人,所以他想再收誰那是他的自由,平王管不著。

然後就是他感受到亡妻心意,餘生願遠離浮華,安心做學問,不欲再牽扯塵世中這些是是非非。若是平王非要多加干涉,這些年他受太上皇知遇之恩也知曉不少事,逼急了他指不定做出什麼事。

如果說前半部分氣得人牙癢癢,後半部分則直接讓人硬生生把氣嚥下去。

“墨、道、玄!”平王幾乎是從牙縫中擠出這三個字,“無恥小人,本王定讓他聲名掃地。”

平王氣到七竅冒煙,好在跟隨他來的幕僚尚存幾分理智。

“殿下,為今之計還是先完成太上皇的囑託。墨道玄這等背信棄義的小人,待日後功成,何愁不能讓其身敗名裂。”

“可如今胡家穩如泰山,本王亦是束手無策。”

“恕小人直言,殿下天潢貴胄、身份貴重,區區商戶何須您親自動手。”

順著他的話,平王想起昨日阿慈那番規勸。自打被陸景淵扔到樹上後,暴曬的兩個時辰中,他一直在想著青城周圍有什麼可用的勢力。天無絕人之路,最後還真讓他想出那麼一位。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分掌一州之地鹽、糧、捕盜、江防等諸多事務的同知吳有良。

同知只是五品官,在政事上受同知轄制,在地方上算是個二把手,百姓頭頂上一片天。可這官職落到從皇城出來、見慣了一二品大員的平王眼中委實不算什麼。

真正引起他注意的還是此人出身,吳有良出身貧寒、目不識丁,就連名字也是入伍後現改的。這樣一個粗鄙軍漢之所以能在人才濟濟的大夏做到正五品同知,離不開其上峰廣平侯陸達的支援。十餘年前廣平侯鎮守北疆,吳有良便是其貼身親衛。每逢韃靼人來犯,他必勇猛衝鋒擋在其主身前,甚至有兩次地方射來的箭矢都是他用肉身擋住。

正是這份忠心,讓廣平候視為心腹,幾次升遷將其調往富庶的江南。

當然平王知道的沒這麼詳細,他只知吳有良是西北軍中出來的,西北軍一直由廣平侯府把持。當年寧安公主下嫁廣平候,所出嫡長子便是陸景淵。只是他心中另有所愛,對嫡子百般看不上眼。青城之事若成,便是天大的功勞,廣平候定不願看到這一幕。

想明白這些後,平王直呼天助我也,當即便派人前往州城。

“送信之人可曾回來?”

幕僚拱手,道:“一炷香前剛回來,現正在外面候著。”

事不宜遲,平王即可喊人進來,那人帶回了吳有良口信。

“吳同知說,此乃朝廷大事,萬事恭聽聖裁,地方官員不方便插手。他還說……”來人左右看看,聲音低了八度,“吳同知看了看西邊的天,又感慨了一句日月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