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子,足有巴掌大的豆腐餅,內部挖空,填入雞蓉、筍丁、香菇碎、火腿粒、香菜絲,再加爽脆的馬蹄、香酥的花生,重新封口微微炸制後用雞湯煨煮。
謝攸寧忍住口水,舉起剛買的單反連拍好幾張才開始大快朵頤。
等到湯和甜品端出來後,謝攸寧所有的戰鬥力都被消耗殆盡——結合了海鮮和植蔬之美的湯,嫩汪汪、顫巍巍的豆腐布丁,謀殺掉她胃部最後僅餘的空間。
滿足完口腹之慾,稿子也醞釀得差不多了。
謝攸寧看著被吃掉一小半的菜,她剛才是挨著夾過去的,並沒搗得亂七八糟。裝盤只略有些凌亂,不完整中透出幾許神秘,反而更有畫面感。她頓時癮頭大發,又變換角度拍出幾張區域性的特寫。
相較於剛上桌時的一絲不苟,她覺得這樣更富生活氣息,有種真實鮮活的美。
謝攸寧完全沒料到,這小小的改變,竟會引起眾多擁躉的熱烈追捧。
當她照例去報社交稿傳照片時,寧宇激動地把她拽到電腦前,聲音微微顫抖:“謝攸寧,你紅了!”
辦公室裡的空調溫度很低,可他的臉卻熱得微微發紅。
謝攸寧不可置信地看到,編輯組幫她開的微博,一週之內粉絲暴增了兩千多個。
雖然這個數字跟名人們無法相提並論,可在“搜食記”專欄開設之前,可完全沒人聽過“謝攸寧”這個名字呀!
在周圍辦公的記者們迅速形成一個包圍圈,把她圍在中央。
“你放了什麼大招,招來這麼多粉絲。”星星眼狀。
“美女、帥哥、小動物,這三大萌物都木有,憑什麼人氣這麼高?”這是得眼紅病的。
“啊啊啊,哥也要雄起,粉絲和軟妹子快到我碗裡來!”咆哮帝附身……
各種羨慕嫉妒恨,瞬間淹沒了謝攸寧。
親眼見到、親耳聽到的事實,讓謝攸寧被突如其來的巨大喜悅一下子砸暈。
收購的味食尚、拿下陸氏員工餐訂單,月盈利數十萬時,只讓她多了看到穩定經濟來源的安心;
成為任意居的顧問,可以給高檔會所指點規劃時,她只在意能發揮自己對美食的興趣;
得到湯振曜認可,帶她進入食評家圈子後,她開始覺得可以在餐飲領域嘗試更多發展。
直到今天才第一次意識到,她的努力,正被愈來愈多的人接受,她完全可以贏得更精彩的掌聲。
這次的成功,細細想來其實有跡可循:雜誌上一貫都是美輪美奐、PS得十全十美的硬照,正因為太精緻,反而有點不真實,讓人只願遠觀,不敢親近。
可她拍的那些略微被品嚐過的食物,則完全沒有距離感,極易勾起讀者的食慾,讓他們恨不得能撲上去分享一二。再配上寫得極富引誘力的文字,簡直讓人垂涎三尺。
此外,有別於明星特邀嘉賓介紹的那些貴价的西餐、鮑參翅肚,謝攸寧選的小館子特別接地氣。隱藏在犄角旮旯裡面的美食,極易被人忽略的平價美食,全被她挖掘到了。
粉絲們驚呼:“我在這條街住這麼多年,居然沒發現巷尾那阿婆攤子上的鴨架子這麼美味。”
“不行了,大晚上的看到這個,我的減肥大計hold不住了,速度拉上我男人按圖索驥覓食去。”
然後,“吃我豆腐”那間小店差點被蜂擁而至地吃貨們擠爆。
雖然一開始,店老闆並沒太看好《搜食記》,覺得謝攸寧去採訪時連個攝影師都沒帶,看著就像玩票。可專欄刊出後的火爆程度,讓他有花兩塊錢買注彩票,卻中大獎的感覺。
再然後,謝攸寧寫一家火一家,在餐飲界颳起了一陣小小的風潮,無數飯店老闆來求要上“搜食記”。報社甚至開始考慮,是不是給這個專欄加點廣告位來創收。
有了這樣的成績,謝攸寧琢磨著下篇可以寫寫任意居。
對於領她進入這個圈子的高安翔,她一直很感激,希望能有機會給予回報。
去到任意居時,陸正則也在。謝攸寧有些迫不及待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任意居有實力但人氣一般,她能讓更多的人知道這裡,甚至已考慮好該推薦的菜色,這篇報道的文字風格。
她神采飛揚地描述著自己的構思,越說越有感覺,簡直停不下來。
語畢,高安翔還未表態,陸正則兜頭潑了他一盆冷水,果斷拒絕,“我們不需要你來採訪。”
謝攸寧笑容僵在臉上,幾乎被噎得說不出話來。這人簡直不識好歹,就算跟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