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4 / 4)

小說:寵妃有點野 作者:蒂帆

直到初八那一日,開朝議政。缺位許久的太子殿下先發制人,上書奏摺兩封,石破天驚激起千層浪,令朝堂一時炸開了鍋。

第一封,是廣推平苗法,重農抑商,穩定糧價的摺子:官府承諾定價收糧入倉,青黃不接時,許借貸現錢或糧谷,以補助耕作秋收空乏期;除此之外,治粟署合賦、役、雜稅為錢稅,農籍按勞動所得十抽一稅,商戶十抽三稅,繳納方式由農工商自行選擇。

這樣比例有所放的地區分農籍商籍賦稅,此舉不議核心要領是否在農事,對商賈貴士的衝擊是必不在少的。

一奏念來,眾臣已經大驚失色。尤其九卿之首薛太常也面露惶遽,首先便把這目光投向了國相廉昌豐身上。

彼時還不知太子意欲為何,議論駁斥已經不絕於耳。

“此舉將勞動力引向農業,姑不說產出為何,由國家規劃糧食物價,這擔待的風險未免太大。萬一世人皆為農,天下盡糧倉,那北周能支撐一年,兩年,但十年之後呢?北周國庫豈不為平民瓜分殆盡?此舉斷斷不妥!”

“承諾貸款於民,更是難以行通。自古法不責眾,若平民遇天災人禍,利息難還官府,朝廷的發文還不如廢紙一張?最怕是被有心人利用,只貸不還,北周糧倉也會被套空啊!”

“還有錢稅。三稅合一固然是好法子,平民可以根據自身優勢繳納所得。可那些已經富甲一等的貴階士族家纏萬貫,推令之後還可對之約束;推令之前呢,錢財為他們所斂,是既成事實。保不準會引發平民與貴族之間的抗衡,稍有不慎,極有可能引發民亂。”

“孟大人這還是站在平民立場分析,若在商戶立場,與農較之,十抽三稅。貿然推進,北周工商業必然頃刻折損,全國工事蕭條,泰半民不聊生,也不是沒可能。”

眾大臣為這驚天之舉交頭伐耳時,治粟內史李立清列隊文臣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