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微臣有一策略。”
“說吧,不要吞吞吐吐的。”
“微臣以為,還是要出兵以救中行的好。唇亡則齒寒,若是中行被擊破,則柳光老賊必將驅入我大洪領土,禍害陛下子民。”
“老臣則以為還是固守赤嶺的好,最好派下急宣大將軍回軍救援。”丞相宗正方出列道,“柳光只畏大將軍一人,不敢在霧臺城與大將軍爭鋒,故此避實就虛轉攻中行,只須大將軍回軍,柳光老賊必退。”
“哼,柳光只畏馬濟友一人麼?”錢涉燁臉色變了一變,他自恃勤勉多才,如今聽到連自己信任的丞相也以為柳光畏的只是馬濟友一人,心中未免不是滋味。“易卿以為丞相之意如何?”
“臣愚駑,以為丞相之意必不可。大將軍身在霧臺,若是突然回軍必然師老將疲,而且所佔之地只怕盡數被陳國收回,因此大將軍不可回撥。至於固守赤嶺更是下策,坐視戰火燒上己身,何如主動出擊禦敵於國門之外?即便我軍有個萬一而令柳光僥倖,我軍尚可回保赤嶺。”
眾人聽他說得坦白都禁不住心中一寒,原來易通獻計救援中行,不惟是出於唇亡齒寒之悲,更是想以鄰為壑,將中行國變為戰場。如此若無戰火燒得多猛烈,破壞的終究是他人之物,勝了之後甚至可藉機滅了中行。
念及其中的利益,錢涉燁微微點了點頭,即便不能乘機吞併中行,也可令中行多多獻上糧草珍寶,無論如何在別國作戰總是遠勝於在己國作戰。因此他再問道:“若是出兵救援中行,易卿有何良策?”
“大將軍奏摺中已經說了,他調集邊關各地兵馬囤於赤嶺,微臣估算了一下,約有十萬大軍。中行國的使臣說隨柳光來寇的陳國賊兵約有十萬人,以臣看來,陛下可令赤嶺我軍為前鋒,先行進入中行,以解中行之困。再調京都海平附近兵馬約十萬為後部。我軍勢強而賊軍勢弱,只須前鋒阻住柳光十餘日,我軍便可集中力量一舉擊潰柳光。”
“要調這京師左近的軍隊?”錢涉燁沉吟了一會,洪國國力較弱,雖然遠勝過中行、白這般小國,但與恆國、嵐國還有新近崛起的淮國相比,軍力不算強大,常備軍不過四十餘萬,其中十萬已被馬濟友帶到陳國,有十萬留在北方邊境以備強大的嵐國,國中兵力不過二十萬而已,而按易通的計策,這二十萬將全部派出,若此時後方有所變化,只怕自己的寶座便有些搖搖欲墜了。
“陛下無須擔憂,自陛下及位以來,四方太平,北方嵐國與我朝通好已久,陛下不妨自北部邊境調五萬人來駐守京城。”
錢涉燁左思右想,嵐國數十年前確實極有野心,一路攻伐滅了北方眾多小國,但這十餘年來除去偶爾與蘇國還有戰事外,幾乎都按兵不動,當今嵐國國王貪財好色,整日在後宮醉生夢死,原本無須擔憂。
“就依卿言,只是這二十萬大軍以誰為將?”
“臣保舉殿前都點檢前將軍衛黃為元帥,不知陛下以為如何?”易通長長出了口氣,錢涉燁剛愎自用,如果能說動他,那麼大致就不會改變了。
“衛黃麼?”錢涉燁轉向前將軍衛黃,道:“衛卿意下如何?”
“臣願與柳光決一死戰,以報陛下恩寵。”衛黃慨然道,似乎並未將大名鼎鼎的柳光放在眼中。
“好,那麼就有勞賢卿為我分憂了。”錢涉燁正要下旨,正這時,乾元殿外傳來太監焦急的聲音:“啟奏陛下,中行國又有使者來見。”
那中行國使者快步從武士間上殿來,跪下給錢涉燁行了大禮。錢涉燁見他衣冠不整的慌亂樣子,心中便有幾分不悅。
“貴使請起,不知中行戰事如何了?”
“請陛下開恩……柳光老賊已經在五日前攻破我京師大丹,我主正避於赤嶺,小臣來時柳光前鋒踞赤嶺不足百里!”
“什麼?老賊已經攻下大丹了?”洪國的群臣都震驚起來,在這般亂世裡中行以小國而不滅,一則與歷代國君長袖掌舞周遊於列國之間有關,另一則是因為其國都大丹易守難攻,號稱不落之城。但柳光只用區區數日便將大丹攻下,而且進軍神速,已經進入陳國直逼赤嶺,若非馬濟友早作準備調集了邊關十萬軍人囤集在赤嶺附近,只怕柳光會緊隨著這中行使臣而來吧。
“來得正好,請陛下寬心,微臣定然取下柳光的首績。”衛黃振聲道,他身為武將勇則勇矣,卻不明白錢涉燁意欲以鄰國為戰場的真實用心。因此聽了柳光已經進入洪國,反倒更為高興起來,以為可以早日與柳光決一勝負。
庭議的最後結果,是衛黃連夜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