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多),但習武要買自己喜歡的武器,還要買小馬駒,這些無一不要錢。
這樣一算下來,任武昀都覺得自己很窮了,任武昀心虛的瞄了一下魏清莛,他堂堂男子漢,豈有吃妻子嫁妝的道理?
任武昀挺了挺胸膛,決定等將這些明料都賣出去後就多買一些恆產,到時候給兒子攢銀子。
任武昀第二天就去找了黃師爺,讓他幫忙想辦法將明料賣出去。
黃師爺頭疼的看著任武昀,見他一臉嚴肅,只好應下,見任武昀就要走,快手的拿出一份文書,笑道:“大人,這是屬下做的一份計劃,冬天將至,來年春天要如何安排最好提前做好工作,一年之計在於春啊。”
任武昀剛拜託人家一件事不好拒絕,只好接過文書往胳膊下一夾,點頭道:“爺知道了,回去就看,地方這邊的事你就自己拿主意吧,我先去軍營了。”
任武昀這幾天都在死命的操練那些徽軍,就是讓他們沒有多餘的精力出來擾民,之後他還要將許多紀律以公文的行事頒佈出來,當年他在北地的時候,北軍悍勇,但也沒人敢出去拿了百姓的東西不給錢,要是給告到安北大將軍面前,不死也脫一層皮。
任武昀眼裡閃過寒光,他的兵也絕對不比北軍差。
魏清莛見任武昀不耐煩的翻著手中的文書,問道:“你這樣看得進?”
任武昀將文書扔到一邊,不耐煩的道:“看不下去,我又不會種田,怎麼知道怎麼改進?”
魏清莛撿起來看了一下,才知道是黃師爺對安徽農業的總體規劃。
魏清莛嘆了一口氣,在前世就有一句話貼切的說明了安徽的貧窮,前世不修,今世生在徽州。
和貴桂等地相比,安徽的地理環境算是不錯的了,但這裡人口多,耕種的土地就變少了,魏清莛雖然沒見過這邊的人種地,但在京城的時候她也到自己的田莊裡去看過勞作過的,這個時代種地的技術幾乎都是差不多的。
魏清莛仔細地想了想,也想不出什麼好的法子,但她知道,在前世,她家的收成還是不錯的,當然,那是因為他們用了化肥,用了農藥,更重要的是他們用了袁老先生的種子,這些她都不可能給這個時代的農民,她能給的也就是一些小小的建議。
魏清莛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就開始拿筆編了一個一個的小故事,裡面都涉及到種田,而且她事無鉅細的寫著。
前世她雖然跟著家人一起種地,但還沒資格稱為農民,她只算是聽話辦事的農民跟班,她不知道哪些事情對現在有用,她只能將自己記得的步驟都編進了故事裡。
她不知道的東西,不代表老農民們不知道,他們才是最有智慧的人。
魏清莛知道,現在的政府要是要求農民們做什麼,大家明面上不敢反抗,但私底下的動作一定不少,大家並不信任朝廷。這樣一來就達不到他們的初衷了。
最好的辦法就是有一個表率。
魏清莛找來都督府的任管事,他是王府大總管的弟弟的兒子,是王爺介紹過來的,任武昀用著好,倆人這次來安徽就給帶來了。
魏清莛遞給他一個盒子,道:“裡頭是兩千兩的銀票,你在徽州附近找些莊子買下來,開春後我們要種地,佃戶的要求只有一個,怎麼種得聽我們的,地租上可以放寬些,只要三成就行了。順便在找一些在農事上比較精通的農民過來,要是有會識字的就更好了。”
任管事聽著找些要求怪異,但跟了這對夫妻倆大半年的任管事知道這倆人的習慣,也沒有多問,下去就親自去找人了。
不是他要親力親為,而是實在是閒得慌,四公子不喜歡往家裡宴客,夫人乾脆是不喜歡出去做客,所以他要做的事實在是有限,他本來還想要是再沒有事情做,就要和任武昀請示是不是換一個位置試試。
他總不能老閒著。
好在上天聽到了他的禱告,現在就讓他開始有活幹了。魏清莛將稿子收好,打算等任武昀回來交給他,讓他找人抄寫幾份。阿梨就從外面進來稟道:“夫人,劉同知的太太來給您請安。”
第一百九十四章 逼迫
魏清莛詫異的問凝碧,“你們昨天收到了帖子?”
凝碧和阿梨面面相覷,“回夫人,沒有。”
那有什麼事值得這樣失禮前來?心裡邊想邊讓阿梨給她找衣服換上。
魏清莛帶著凝碧到前廳去,看到坐在劉太太旁邊的孫姑娘,魏清莛挑眉,坐在上首,對劉太太歉然道:“不知道劉太太會來,所以耽擱了一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