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八十四章 偶然中的必然
1936年12月12日上午9時,穆亞平火速召集各主要將領及文官閻錫山、商震等大員,並雲集晉軍司令部。在司令部大廳內,穆亞平神色嚴峻、眼睛有些發紅,顯然他昨天晚上一夜沒有睡好。此時他站在大廳中央,手裡拿著一封電報一言不發。
其實凌晨穆亞平便接到來自西安的電報,西安城已經實行戒嚴,穆亞平用手狠狠地砸向桌面,他日盼夜想的結果真的到來了。此時此刻他難以抑制自己激動的心情,立即吩咐傳令官,於上午9時召集各將官及大員,在司令部召開重要軍事會議。
眾人陸續趕到司令部,他們意外發現穆亞平隻身站在大廳中央,既然要找召開軍事會議,大廳內卻沒有桌椅板凳,眾人詫異之餘不竟面面相戚,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陸續而來的人漸漸在大廳內彙集,並聚集在穆亞平周圍。
見穆亞平一言不發,眾人漸漸停止鼓譟。“穆司令!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難到日軍發動進攻了?”傅作義試探問。閻錫山說:“穆司令!常言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該來的總該要來,我們大家有心理準備。”大家紛紛附和。
穆亞平環顧四周說:“今天凌晨,蔣委員長在西安被扣押,張學良、楊虎城聯手發動了軍事政變。二人於上午8時通電全國並擬定了八項主張,第一,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第二,停止一切內戰。第三,立即釋放上海被捕的愛國領袖。第四,釋放全國一切政治犯。第五,開放民眾愛國運動。第六,保障民眾集會結社一切政治自由。第七,確實遵守孫總理遺囑。第八,立即召開救國會議。”
大廳頓時鴉雀無聲,在場的人們沒有任何思想準備,他們都被這個訊息驚呆了。良久,傅作義說:“我贊成張、楊二位將軍的八項主張,這為儘快實現全民族的抗日統一戰線,無疑是最好的契機,我們應該表明我們的態度,”不少將領都紛紛表態贊同。
此時老辣的閻錫山說:“此事事關重大不可操之過急,蔣委員長一旦出事,全國必將引起混亂,於國於民都大大不利,我認為應該靜觀其變,看局勢發展再說。”穆亞平搖頭說:“現在正是督促蔣委員長改變想法的最佳時機,我判定張、楊二人絕不可能殺掉蔣介石,我們必須表態,以便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我建議立即發表通電,督促各方保持克制,避免發生一切武裝衝突,並圓滿的解決這件事情。”
接著穆亞平對閻錫山說:“閆主席,這次拜託你前往西安一趟,並和各方代表進行磋商,同時也要勸說蔣委員長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現在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全民抗戰的局面已經不可逆轉。”會議宣告結束,接著穆亞平、傅作義、商震等又再一次研究閻錫山西安之行的舉措問題,最後穆亞平交給閻錫山一封信,上面寫到:識時務者為俊傑!同時附加了一首曹植的詩:煮豆燃豆萁,豆在腹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穆亞平要求閻錫山務必要當面把信交給老蔣。
當天晚上十一時,南京政府同樣召開軍事會議,會議由軍政部長何應欽主持。會議決定:剝奪張學良本兼各職,交軍事委員會嚴辦。最後決定剿撫並用,一面以何應欽為討逆軍總司令,一面以于右任為陝西宣撫大使前往西安斡旋。
當天在延安瓦窯堡同樣召開會議,與會者聽到這振奮人心的訊息,自然大快人心。張國燾說:“我建議敦促張、揚二位將軍殺掉蔣介石,組成聯合抗日政府。”不少人都跟著附和。此時主席站起來不客氣說:“這是愚蠢的想法,即便我們和蔣介石水火不相容,但是在民族大業上,我們**人必須襟懷坦白、要以全民族的利益為重。殺掉蔣介石容易,但是全國必然出現一片亂局,或許內戰會愈演愈烈。我建議應抓住這有利時機,督促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對外,儘快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局面……”會議最後決定,周恩來迅速前往西安,並和各方斡旋,儘快促進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12月14日,閻錫山乘坐一架專機飛往西安。兩日後南京政府勸阻張學良無果,何應欽下令,由討逆軍副總司令劉峙為東路集團軍總司令,顧祝同為西路軍總司令,並對西安進行東西夾擊,與此同時,顧祝同電令穆亞平緊急徵調一個軍參加東路軍行動。那知穆亞平來電拒絕執行命令,並勸阻何應欽剋制,並嚴正警告何應欽說:一但對西安實行轟炸,委座畢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地。當時何應欽接到穆亞平的電報,頓時氣的呆若木雞。
12月17日,斯大林電告**,考慮到蔣介石可能成為未來中國抗日戰場的主要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