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亞平特意送給他們的。
第四百三十三章 進疆
列車行駛了好長時間,魯丹仍然在難受。他們的兒子、三歲的彭軍,在和幾個小哥哥向車窗外觀看,小傢伙們被外面的景色吸引,神情顯得非常專注。這節車廂被他們包下,此時,幾個孩子對面坐著彭先雲,他穿了一身灰色的中山裝,天氣很熱,風紀扣依然扣得很緊。透過他腰板挺直不拿看出,他的軍人風範不是裝出來的。
夫人魯月穿了一件白色的旗袍,一副貴婦人的打扮。和他們同坐的夫妻是從銀川某中學來的教師,夫妻二人的年齡大約有三十來歲,他們的孩子也有七八歲了,此時正在和彭軍在對面的車窗前向外觀望。男教師姓李,女教師性蘇,男的將在迪化擔任教育局長。夫妻二人是前年從上海逃難過來的。
彭先雲看到魯丹依然難受,當著外人面不知怎樣安慰。他掏出一顆香菸遞給李先生說:“李先生,雖然八路軍控制了新疆,經過幾年發展有了變化,但是那裡仍然落後,我們必須有思想準備。”李先生說:“彭省長,我有思想準備,再苦再難也沒有我們逃難時艱苦。前往新疆我是主動報名的。”
彭先雲說:“看到你們有信心,我心裡更踏實。目前是戰爭時期,西北政府拿不出錢支援我們,我們必須自力更生。萬事開頭難,用我們勤勞的雙手,一定能建設出美麗的邊疆。”李先生說:“聽說難民大量進入新疆,民以食為天,糧食可是大事呀!”
“是呀,好在新疆部隊開墾了不少耕地,我們的任務就是如何讓耕地提高糧食產量,發展現代化高效農業。”彭先雲說完想起穆亞平送給他的發展綱要,他伸手從皮包裡拿出檔案,再一次仔細的拜讀起來。正好旅途遙遠,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把檔案吃透。李先生見彭先雲看檔案,他也把有關如何辦教育的檔案拿出來拜讀。
李夫人在照料幾個孩子,孩子們疲勞了,紛紛在椅子上睡著了。李夫人過來坐在魯丹旁邊輕聲說:“彭夫人,還難受那!”“好多了,謝謝你照料孩子們!”魯丹有些不好意思。李夫人說:“彭夫人,瞧你孩子這麼大了。你的身材一點也沒有變化,真讓我羨慕。”魯丹一聽臉有些發紅,心道自己根本就沒有生養,可是這話她不能告訴對方。
兩個女人閒聊了一會兒,魯丹的情緒恢復過來,於是她拽上李夫人和女眷們坐在一起,一來是聯絡感情,畢竟是一同進疆,彼此本身就有親切感。二來女人本來就不甘心寂寞,不一會兒唧唧喳喳的聲音在車廂內嘈雜起來,天南地北的女性聲音、宛如鶯歌燕語頓時吸引了男人的目光。
彭先雲放下檔案,望著夫人和女眷們打成一片,感覺一陣輕鬆,想必她已經從離別親人的氛圍中解脫出來,。彭先雲放下手裡的檔案,忽然他的眼光和坐在左前方兩個年輕人的目光碰在一起,他隨手向二位招了招手。兩個年輕人有些忐忑的走過來。其中一位有些忐忑問:“請問,彭省長有何吩咐。”“旅途很漫長,我想和你們二位聊聊。”這兩個年輕人來自五原農業科研所,是隨他進疆的人員之一。目前五原農科所的技術人員可是寶貝,他們不僅炙手可熱,關鍵是你想花多少錢也未必能請來。
列車到達玉門,彭先雲和每一位隨行人員都交談過,他的親和力迅速拉近了和隨行人員的關係。目前,隨行人員已經在他面前沒有拘束感,大家感覺他就像一位年長的大哥。昔日的兵團參謀長,如今的封疆大吏,本身應該是很有派頭的,可是彭先雲的平易近人,讓隨行人員感覺這位上司是一位非常值得信賴的人。
列車到玉門後,他們乘坐的車廂和兩節拉著汽車的平板車被重新編組。目前玉門至迪化的鐵路正在緊張施工,從年初到現在,八個月時間路軌已經延伸到星星峽。但是玉門到星星峽的鐵路並沒有通車。隨即一列混編列車又出發,這列火車除了他們以外,主要是運載築路的鋼軌、路石枕木和日常生活用品等,滿足築路大軍所需。
彭先雲率領進疆人員,在星星峽下了火車,接著沿著沒有鋪軌的路基繼續向前開拔,沿途築路的場面熱火朝天,築路大軍的人員非常壯觀。鐵路公司在進疆的難民中,選拔了大量青壯勞力。由於是非常時期,這些被招進築路隊伍的青壯勞力沒有工錢,但是可以保證他們和家屬吃飯沒有問題。另外鐵路公司,還給他們提供簡單的生活用品。
要說中國的老百姓淳樸的令人感動,也許他們遠離了戰火紛飛的是非之地,如今有一日三餐飽飯就十分滿足。況且西北政府無微不至關懷他們,並得到起碼的尊敬。知恩圖報、感恩戴德的心理,促使他們煥發了巨大的勞